返回

第410章 朱霖终于当上正导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中国,要是没有业绩,我想你们对公司没办法交代吧。”

    “马赛,不是我们不想签,实在是太高了。”

    “高吗,知名的作家都能拿到这个数。”马赛给他们讲了讲自己当时如何拿到签约,并坐稳出版社中国方向图书出版编辑的地位的,靠的就是真诚。

    “刘很了解我们的出版规则,当时另一位编辑以为他不懂,所以他如今已经离职了,而我留在了这里。”

    这些编辑作为员工,考虑的肯定是自身的利益,业绩是在公司立足的根本。

    “我再去跟总部交涉一下吧!”有编辑说道。

    意大利出版集团代表帕斯托雷从人群中起身,准备直接跟刘一民签约。他早已得到了授权,只是想看看这么多人能不能将价格压下来。

    现在见压不下来,还有可能将到手的鸭子弄飞了,签约的心到了极点。

    其余人看着这个浑水摸鱼的队友,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马赛丹尼签约之后,英国哈珀出版集团的约翰也完成了签约,两家作为这次最大的获利出版社,获得了五年多国的独家授权。合约中特别注明,续不续约的主动权都在刘一民手中。

    很多作家在签约独家版权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点,就是续约主动权在谁手里,一不留神就容易搞丢。

    意大利继英国之后跟刘一民签订了合同,接下来的时间,刘一民不是签字按手印,就是在按手印的路上。

    除了丹麦没能完成签约外,其余都完成了。

    作协的张广年在电话里向刘一民表示恭喜,希望刘一民作为引荐,让这些国家的出出版商代表考察一下中国的出版市场,扩大一下国内图书海外出版的规模。

    “丰泽园吧,这群老外来了就嚷嚷着要吃丰泽园,晚上我在丰泽园做东,请他们吃顿饭,您也来。”

    “好!”

    民国时期,在燕京生活的外国人都认丰泽园和全聚德这种老店,他们走后丰泽园和全聚德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70年代丰泽园能恢复老字号的名儿,也是因为外宾要吃丰泽园。老牌匾被烧了,愣是用纸写了三个字儿糊到了新牌匾上面。

    晚上,丰泽园。刘一民带着这群外国人坐在丰泽园的侧厅,张广年紧随而至。

    “好吃,果然好吃!”约翰竖着拇指说道:“我要是在燕京呆久了,我都不愿意回去吃英国饭了。”

    张广年给他们讲了讲这饭菜的讲究,听完之后一个个觉得自己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吃文化,脸上的虔诚之意更浓了。

    “你们来一次中国不容易,应该多考察一下中国的书籍。这几年我们国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我相信在世界上也会受到读者的追捧。”

    马赛丹尼很老实地说道:“目前来看,除了刘的,其余的影响大,但畅销程度并不高。”

    “中国这么大的作家群体,总有书能够在市场上杀出来。”张广年想要提高出版商的信心。

    最后在张广年的盛情相邀下,他们决定在燕京再留几天,作协领头将他们组建成欧洲出版代表团,对中国的出版市场做一次全面的考察。

    从丰泽园走出来,张广年对刘一民说道:“这群洋人还真不好对付,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商人嘛,可以理解。他们既得考虑自己的利益,也得考虑老板的利益。要是真能带走几本畅销的好书,对他们而言将是巨大的业绩。”

    翌日,刘一民没有跟着作协和欧洲出版公司代表去考察市场,而是来到了人艺,将《宠儿》改编的剧本交给了蓝天野。

    “这么快,我还想着要很久!”蓝天野对《宠儿》的改编效率有点吃惊。

    “最近放假了,有充足的时间去改编。”

    蓝天野拿着剧本找到苏民,两个人找个地方潜心研究了起来。两人看到《戏台》的时候,心猛地跳了一下,觉得对《宠儿》的改编说的有点太早了,要不然可以争一争《戏台》。

    现在全院都知道他们两个要改编《宠儿》,倒也不好再去争《戏台》了。

    两个人只求《宠儿》演出之后,不要露屁股了。

    刘一民走进排练场,朱霖正在排练人艺话剧《好运大厦》,这是人艺编辑部里编剧写的剧本,朱霖是《好运大厦》的导演,这也是她第一次当导演。

    《好运大厦》是编剧何冀平的第一部话剧,此时何冀平刚从中戏毕业,风格还比较稚嫩。这部话剧源于她的一次探亲,何冀平的父亲在香江,77年终于获准探亲,她深入的体验了一下香江的生活。

    《好运大厦》讲的是香江的人物风貌,塑造了不少经典香江面孔。

    因为很多导演没去过香江,加上风格稚嫩,导演都不愿意接。朱霖去过香江,加上她还没有第一次自己完全自主执导话剧,她认为是个机会,于是主动请缨接下了这场戏。

    新导演和新编剧一拍即合,两人排练的热火朝天。

    刘一民走进来后,朱霖和何冀平正在商量演员的动作,看到刘一民后何冀平赶紧打招呼:“刘教授。”

    “刘老师。”

    “你们排练的怎么样?”

    “很顺利,朱导去过香江,知道人物风貌,言行穿着,道具做的都很香江化。”何冀平夸赞道。

    朱霖笑着说道:“何编未来肯定能成为大编剧,第一本话剧写的就有模有样,等排练完成之后,我想肯定能大卖!”

    何冀平后来移居香江,写出不少经典的作品,担任过《新龙门客栈》、《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版、《投名状》等经典影视作品。

    “《好运大厦》肯定能够成功,大家都没有去过香江,了解的心情很迫切。一旦上映,肯定会有观众挤破头过来看。”刘一民说道。

    何冀平听到后心里松了一口气,朱霖信誓旦旦地说道:“到时候我们也要来个场场售罄。”

    “到时候空的座位我给你们补上,没人看的话我就搬个板凳坐在门口,天天买。”刘一民调侃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