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刘一民的话,让朱霖和何冀平都笑了出来,聊了一会儿后,两人继续开始了排练。

    刘一民从朱霖的背影,看到了她无穷的工作激情。从开始决定转型当导演开始,朱霖先是跟在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身后学习,后来成为副导演,如今终于成了导演,可谓是梦想成真。

    晚上回到家还跟刘一民谈论剧本,除了孩子和刘一民外,所有的心血都在这本子上了。

    何冀平也非常配合,朱霖让改剧本就改剧本,当然自己觉得不需要改的地方也会据理力争。

    何冀平此时刚从中戏毕业,话剧剧本这个想法很久前就跟人艺讲了。

    当时,何冀平一个没毕业的学生跑到人艺说要给他们写剧本,于是之、苏民、夏淳等几个副院长、大导演也没有傲慢,还亲自接见了她,听她讲想法。

    何冀平讲了一个月饼的故事,自己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父亲在香江。每到中秋节,外婆总要将月饼分成几份,家里的吃了,给香江亲人的留着,留到干裂也不扔。

    直到她77年到香江探亲,带了一包干裂如石头般坚硬的碎月饼。

    于是之几人听完之后一个个泪眼婆娑,觉得她是个人才,毕业后直接从文化部要了一个特别的名额给了何冀平,可以说何冀平就是人艺养大的孩子,整个人艺都十分宠溺她。

    舞台上,朱霖不断地纠正着演员的动作和语气。当年导演《绿皮书》时,朱霖作为副导演主导排练,还有不少演员会“指导”她排戏,搞得舞台一团糟。

    现在舞台上安静多了,除了必要的讨论外,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以前的情况了。

    刘一民正在认真地看着排练,蓝天野和苏民从门口走了进来,坐在刘一民的旁边讲起《宠儿》的话剧。

    蓝天野先说话:“意识流的东西比较玄乎,但你这样一写,好像也没那么玄乎了,我和老苏通篇对比了一下,如果按照这样排,基本上没有观众难以理解了。

    从梦境梦回到以前的惨烈种族歧视入手,这种手法《西厢记》等传统戏剧里也都有,观众理解难度低。”

    刘一民以宠儿的母亲塞丝做梦入手,将过往的历史背景呈现了出来,梦醒之后,看到了涉水而来的宠儿,接下来就是根据时间进行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了,跟《天下第一楼》等话剧没有区别。

    “这个梦像挑子,挑起了两段故事。”苏民笑道。

    刘一民问道:“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这台词是不是有点太中国化了?”蓝天野问道。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更好的理解。要是翻译的风格很浓,观众看着也难受。《贵妇还乡》这部戏里,不是还专门中国化了?”

    苏民说道:“那个是太多,咱们这个是不是太少,想找一个中间平衡,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个外国发生的事情改编的戏。”

    听完苏民的话,刘一民笑了。跟蓝天野和苏民商量了一下,在里面加了一点。

    “这样一听,就知道是美国人干的破事。”蓝天野满意地点了点头。

    改完剧本,蓝天野和苏民看向舞台,观看朱霖的排练。

    “小朱休了几个月的假,手也没生啊。这才半个月时间,就搞的有些名堂了。”蓝天野夸赞道。

    刘一民拉着蓝天野说道:“还得你们两个老师多多指点啊!”

    “好说好说,我们自然会倾尽全力。”苏民保证道。

    排练歇息的时候,蓝天野和苏民并没有直接去指导演员,而是跟朱霖讨论了两人的看法,对朱霖进行指导。

    朱霖听完蓝天野和苏民的意见恍然大悟,不禁说道:“老师就是老师。”

    “哈哈哈,你还年轻,有的时间去学。有什么不懂就来找我们两个,当然找山尊也可以。”

    排练再次开始后,刘一民跟着蓝天野和苏民来到了曹禹的办公室讨论剧本《宠儿》。

    曹禹看完剧本后道:“排练出来,说不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尽管放心排练,院里经费支持。有了《宠儿》,你们两个也就不想着《戏台》了吧!”

    蓝天野和苏民讪讪一笑:“这排出来,不一定比《戏台》差,但看《戏台》笑的人肯定比《宠儿》多。”

    两个人兴奋地拿着剧本走出办公室,准备开始组建《宠儿》的话剧演出团队。

    曹禹看向刘一民笑着问道:“欧洲这群人还没走?”

    “还没有,作协邀请他们考察市场呢,也想多靠书挣点外汇。”

    “上次到文化部,文化部的同志讲你一个人创造的外汇,快顶上一家小企业了。”曹禹高兴地说道。

    刘一民忙说道:“还差得远,去年算下来还不到十万美元。”

    “这还少吗?出口创汇的难度你想的太简单了,有的省单一产业一年的出口额也没十万,甚至还没有出口。”

    曹禹撇了撇嘴角,差点无语到笑出声,十万美元还不知足。

    “老师说的是。”

    曹禹询问《戏台》的改编进度,刘一民告诉他还得一段时间,从包里拿出一份论文递给了曹禹,让他看一看。

    “这是你的研究生论文?”

    “对,您看下。”

    曹禹“嗐”了一声说道:“你这论文不管写的什么,燕大还能不给你通过?”

    “那也得认真对待,不能授人以柄啊!”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曹禹瞥了刘一民一眼没有说话,低头开始看刘一民的论文——《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文章从传统文学作品如何在现代文学市场中传播,如何提升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入手,传统文化发展的越好,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就越小。

    “通过对传统文学的通俗化,降低阅读和理解难度,通过影视、广播等现代手段传播。”曹禹看到这里,明显感兴趣了许多,当着刘一民的面读了出来。

    曹禹放下论文冲着刘一民说道:“有趣,有趣,通俗的再通俗化,适应现代人的接受方式。很好,不是西方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的文

第411章 左手美人右手经,不负如来不负卿-->>(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