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7章 即将登上中国话剧史教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民同志,讲一讲对目前话剧的理解,我们都想听听,你怎么看待新戏和老戏?”田本相开口道。

    刘一民沉思了一下说道:“不管老戏和新戏都得观众理解才行。话剧本身讲的就是人在场下,心入剧内的空间一体体验方式。

    搞得大家云翻雾绕的看不懂,怎么能做到沉浸体验呢?有的话剧追求新,观众看不懂,还说是观众水平的原因理解不了导演,那不是扯淡吗嘛!”

    “咳,一民同志,咱们都是知识分子。”

    “不好意思激动了,但是确实扯,有的话剧易于理解,有的稍微有点门槛,但门槛太高只有编剧和导演两个人懂,那就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了。

    这就是我对新剧和老剧的看法,谢谢大家。”

    曹禹听到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让观众看得懂,必须是我们人艺导演和编剧所遵循的方针之一。这两年我们为了创新剧本,出现了不少问题。学习可以,但是不能走火入魔。”

    中午座谈会结束,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全聚德经理给大家送来了烤鸭,让大家在“肚子”里深入体验一下《天下第一楼》。

    一点左右,大部分人茶足饭饱离开了人艺。评论家田本相却留了下来,在办公室里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万院长,最近我看国内的话剧教学,竟然没有发现有中国话剧史这门课程,更别说教材了。

    研究话剧,连话剧的历史都不了解,那怎么能行?”

    田本相最近想好好的采访一下曹禹,话剧史研究是不可能绕过曹禹的,就像研究现代文学史绕不开鲁迅一样。

    “另外,作为您的学生一民同志,我也想好好的采访一下。我要编写的话剧史,要从起源到现在,一民同志也不能不讲。”

    刘一民听到提到了自己,不由得出言说道:“田教授,有必要现代到我这儿吗?”

    田本相今年刚到中戏担任教授,发现堂堂中戏竟然没有话剧史的课程,于是萌发了建立话剧史研究体系的念头。

    “当然有必要,光一个《天下第一楼》就很有必要。我要编写的话剧史,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万院长,那最后一个人物肯定是你。”

    曹禹看向田本相说道:“田教授,你在中戏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管开口。希望写书的时候,能够客观一点,不要因为我万家宝的身份有所偏驳。

    另外你要研究一民的话,我想有一点我要说明,一民的成就不是我培养的结果,而是他自己的努力的结果。”

    田本相说道:“万院长,您太谦虚了!”

    “不,我一点都不谦虚,确实是如此!”曹禹说道。

    田本相说道:“万院长,一民同志,我会客观研究的。”

    隔天《人民报》、《文艺报》、《中青报》都刊登出了“《天下一楼》”召开研讨会的消息。

    三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研讨会的内容进行了报道,以三家报纸在社会和文艺界的分量,成功将《天下第一楼》在话剧界的地位给树立了起来。

    燕京的各个话剧团一股脑的涌入人艺,向人艺学习《天下第一楼》的剧本创作和编排方法。

    蒋子龙坐着小板凳在人艺连看了五场《天下第一楼》,回到津城后,极力向津城人艺推荐剧本,并且在《津城日报》上发表评论,希望津城人艺向燕京人艺学习,多排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话剧作品。

    三月二十九号,《人民报》的文艺部和人艺在全聚德的大厅里又举办了一次座谈会。

    全聚德的鸭子摆在座谈会的正中间,大家一边吃一边讨论,讨论的内容跟上次差不多,不过这次当着全聚德的面,大家再次一致认为全聚德就是燕京第一楼。

    全聚德的总经理姜俊贤春光满面,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对全聚德的未来发展做了一次展望。

    临结束的时候拉着刘一民的手依依不舍,心里感慨两万块钱真是没白花,这可是《人民报》啊!

    临近4月,刘一民和燕大的几名老师坐在了大教室内,身后坐着的是学生,台上也站着一名学生。台下的学生坐立不安,台上的学生内心忐忑,喉咙发干。

    这是大四学生的毕业答辩现场,刘一民手里拿着台上学生的论文,嘴角微不可查的“嗯”了一声,台上学生提到嗓子眼的心顿时放了下去。

    “下一位,闫真,以代替论文,现在答辩。”

    闫真走上台,将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技巧一一做了分析。

    钱理群说道:“闫真同学,你的人物描写前后是不是有矛盾之处?前后两种性格,我像是在看两篇。”

    “钱老师,这是人物性格的一个前后转变。”闫真说道。

    “转变是否太过僵硬?”

    闫真咽了咽口水将目光看向刘一民,心里不断喊着救救我,救救我。

    刘一民微微一笑,还是让为师代你舌战群儒吧!

    刘一民探出身子看向隔着几个人的钱理群:“钱老师,是这样的,他这个转变略微有点生硬,不过是对于学生而言,当做毕业论文水平已经足够了。”

    钱理群笑呵呵地说道:“刘教授带的学生啊,略微有点生硬,不过短篇字数少,转变也不能写太多,要不然篇幅就长了。”

    钱理群自己给闫真找了一个理由,旁边的其余老师也不再询问了,闫真顺利通过。

    本科答辩本身也不是太严格,没什么大问题的都会通过。

    一上午的时间,刘一民这组学生全部答辩完,他也结束了他的答辩工作,下午则是由其他的教授带队进行另一组学生的答辩。

    回到办公室,几个西语系的教授正在里面谈魔幻、论《宠儿》,刘一民在门口打了一声招呼,就快步走到楼外,骑着摩托车回到了华侨公寓。

    吴组缃得意地说道:“你们西语系就别打主意了,一民是不可能到你们西语系去的。”

    “能不能让一民同志兼任一下我们西语系的课?”

    

第397章 即将登上中国话剧史教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