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翌日,报纸刊登出来了全聚德向燕京大学捐赠两万块钱的消息。所有人拿着报纸对着上面的事儿津津乐道,“文两万”的名声也不知道怎么从中文系不胫而走,传遍了燕京的街头巷尾。
“一篇文章值两万,值特么的两个万元户,这得写的多好啊,我也看看去。”有人挥舞着报纸议论道。
回到家,朱霖笑着说道:“文两万?”
“小心家法侍候。”刘一民板着脸说道。
朱霖咯咯一笑,摸了摸肚子,似乎在说谁怕啊!
吃完饭,刘一民坐在书房里忙着期末出题。学生马上要放假,考试科目已进行了大半,卷子再不出来就晚了。
朱霖坐在藤椅上,身上盖着毛毯看着书,坐的时间长了就起身在书房里走一走,或站在书桌旁边看出题。
“刘老师,你出这题目我都看不懂。”朱霖双手扶着腰说道。
“现在学生的基础越来越好,题目的难度也得与时俱进。”
朱霖指着上一道题说道:“这个我知道,《堂吉诃德》里面的句子。”
【命运的轮子比磨坊的轮子还转得快:昨天平步青云,今天就掉在泥里。】
“《堂吉诃德》算是西方第一本现代文学,而堂吉诃德的精神我觉得也十分值得学习。”刘一民说道。
考题引用了这部,第一问是:这个句子跟我国哪句名言有相通之处。这很简单,是送分题。
第二问则是:你认为堂吉诃德式的疯癫和世间清醒,哪种精神更可贵?
这道题在刘一民出的卷子里,并不是最难的,只能是中等。
出完题后,朱霖帮助刘一民一起刻版,准备明天拿到系油印室进行印刷。
等刻版完成之后,朱霖伸了一个懒腰,将灯拉灭准备走出去,书房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朱霖纳闷地问道:“大晚上的,会是谁啊?”
“听听就知道了。”刘一民拿起电话“喂”了一声,刘振云略带焦急加冷颤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民啊,你幸好还没睡。”刘振云在胡同口的受着寒风吹,青色毛裤包裹着的腿瑟瑟发抖,身上棉衣是披着的,嘴不停地吸溜吸溜。
刘一民好奇地问道:“振云?这么晚了,你怎么打电话过来了?”
刘振云吸溜着说道:“听说你捐了五千块钱给系里当奖学金?”
“不是我的五千块钱!”刘一民纠正道。
“一样一样,听说是学校奖给你的,但是你没要。”
“这倒是实情。”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明天我采访采访你怎么样?”刘振云兴奋地说道,时不时用手拉紧披在身上的棉衣。
刘振云本来准备睡了,听说后连忙跑到外面跟刘一民打电话,生怕拿不到第一手资料,这要是采访肯定能发表,又能挣不少的稿费。
“你不说话,我当你默认了,明天见!”刘振云笑道。
朱霖接过电话说道:“振云同志,瞧你冻的,赶紧回去吧!”
刘振云听到朱霖的声音,赶忙问道:“朱霖同志,我先采访你一下,一民送出去了五千块钱,你生不生气?”
“生气?生啥气?刘老师的钱,由他做主。”朱霖说道。
“没有其它的想法,我到时候要发到报纸上的!”
朱霖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是双手赞成。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学校还是有很多贫困学生,国家有补助,却只能满足基本生活,甚至很多学生只能靠吃馒头度日。所以我支持刘老师将这笔钱捐出去,帮助更多的学生。
我曾经插过队,刘老师也是农村走出来的,我们知道挨饿营养跟不上的滋味.”
朱霖来了劲头,可是却苦了刘振云了,在对面冻得差了辈儿,成孙子了。
“好了,别说了,让振云赶紧回去休息吧。到宿舍泡泡脚,别感冒了。”
刘一民笑道,对面的刘振云如蒙大赦挂断电话后,从口袋里面掏出皱巴巴的纸币,快速地跑回了《农民日报》的宿舍。
刘一民和朱霖回到卧室,一边泡脚一边聊天。
“刘老师,五千块钱,你真的舍得?”朱霖笑嘻嘻地问道。
刘一民揉了揉朱霖的脑袋说道:“咱们还差这五千块钱吗?”
朱霖想了想也是,家里钱不多,但这五千块钱没了还真不差。
“这五千块钱要拿了倒也没什么大事,但会很烦,估计国内会掀起一轮讨论。”
“什么讨论?”
“工资分配的大讨论!”
躺在床上,朱霖搂着刘一民的肩膀说道:“刘老师的政治嗅觉还挺敏锐。”
“好了,好好睡觉!”刘一民调整了一下空调的出风口,将被子给朱霖掖好,躺下开始准备睡觉。
隔天依然将朱霖送到门口,刘一民便回到了院子里,此时刘振云已经在抱鼓石旁边站着等待了。
看到刘振云后,刘一民笑着说道:“振云,昨晚没感冒吧?”
“没有,咱们农民的孩子身体素质好,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可真把我冻的不轻,钻被窝里好久身上才热乎。”
第384章 《一个农民作家的情怀》-->>(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