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一民不敢保证,但票他绝对能保证。据说现在人艺恨不得把一民供起来,当时一民毕业,都想让他留在人艺当专业编剧,成为人艺名副其实的‘少院长’嘞。”
朱光遣跟刘一民两个月没见,谈兴出奇的高。
钱锺书说道:“最近时常有人叽叽喳喳,说什么文学的事情由文学领域解决,文学要像西方一样注重个体,不要总是谈宏观,谈大局。我说这是错的,没有大家哪有小家。”
“是啊,门一打开,各种不讲历史的言论就跟浇了大粪的庄稼一样出来了,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我不见得。”
隔天早上,刘一民先把朱霖送到了人艺,八点准时到达了在万寿路上的万寿庄宾馆。万寿庄宾馆隶属于对外联络部,建于五八年,成立之后就是涉外宾馆。
宾馆的门口已经挂上中美比较文学论坛的横幅,社科院专门派人在门口做接待。
刘一民到签到处签上自己的名字,接待立马说道:“刘教授,中方代表小组在会议室隔壁的房间,我带您去。”
刘一民到了之后,人已经快到齐了,过了一会儿杨宪一跑了过来,说今天的挤地铁有点晚了。
燕京的地铁一号线,五十年代就开始建了。
“老杨,你应该坐社科院的车。不过幸好没有晚,美国的同行们已经在等着了,我们先进去吧!”钱锺书笑着说道。
这是一个中型会议室,刚好容纳二十多人。不仅如此,会议室后面还摆上了茶歇,有水果还有糕点。
刘一民走到放着自己姓名牌的座位前坐下,他的旁边就是朱光遣。
他们刚坐下,一群美国学者就走了进来,在钱锺书的带领下大家鼓掌欢迎。
“你们好!”钱锺书伸手说道。
“你们好,教授.钱!”
中美双方进行完自我介绍后,美方代表团团长厄尔看向刘一民说道:“教授.刘,很高兴见到你,在美国的时候看到你的文章,但是没有见到。我的朋友告诉我,你是个充满激情和极具煽动性的年轻人,希望你下手温柔一点。”
“厄尔教授,幸会,我希望这是一次真诚的沟通交流。”
几个华裔教授冲刘一民微微一笑,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钱锺书作为社科院的副院长发表了开场词,钱锺书在中美都相当有影响力,他开场最适合不过了。
“女士们,先生们
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通常来说事无大小都有第一次,我们坐在这里确实是第一次,开创了历史,为以后的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美文学之间是很亲切的,翻译家让美国人发现了中国文学,也为中国人带来了欧美文学。我们坐在这里,大可以大声地交流,不必讲究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同声一辞是单调的代名词。
近年来,神学家有关历史的宇宙末日论在英美文学批评里颇为时髦,“终了感”已成流行的文评术语。
不过,我坚信今天在座各位所共有的是一种兴奋的“开始感”,想象里都浮现出接二连三这种双边讨论会的远景,参加的人会一次比一次多,讨论的范围会一次比一次广、一次更比一次接近理想的会议——真诚的思想融合。”
钱锺书发言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在他发言之后,美国代表团团长厄尔也开始进行了发言。
“中国文学在美国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中国文学是以中国为背景的,我们来就是为了了解中国。中国文学步入世界文学的历史的进程中,希望美国文学能够为中国文学带来助力”
朱光遣低声说道:“这美国佬,不是在暗戳戳的表达咱们要向他们学习吗?”
刘一民点了点头,这家伙确实没安好心。
开场词完了之后,就进入到了互相发言的环节。刘一民觉得这个环节是最无聊的环节,听得让人昏昏欲睡,每个人都在讲自己的论文。
钱锺书对于这场论坛准备的很充分,代表团里一名团员钱中文的发言就是他让对方提前写的,讲的是关于苏联作家巴赫金的。
国内对于巴赫金的研究很少,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但是国际上研究的比较多,钱锺书让钱中文写这篇论文,也正是想向美方表明中国文学并不封闭。
听完钱中文的发言,几个美国学者果然频频点头。
朱光遣讲的是中西方美学对比,中国美学的传统之美。
刘一民上台讲的是跨文化的种族歧视文学研究,讲了讲自己的对美国种族文学的研究以及如何更好的去写种族歧视文学,批判种族歧视,反映种族歧视的历史,更好的警醒全世界。
在文章的最后,聊了聊自己关于中美比较文学研究的看法。
“我认为国内在进行中美比较文学研究,甚至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时候,都要坚持以我为主,用中国文学的视角去研究西方文学,我们要保持文明独特性,通过共通去看待异质问题。中西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刘一民的发言受到了钱锺书的认可,认为在研究西方文学中不忘掉自己的身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天的发言大家都没有去讨论对方观点,而是主要在讲自己的观点。
几个华裔从自身的
第366章 在中美文学论坛上的发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