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山呼刘教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家跟他们也一样,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反而是有血有肉。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名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典型案例了。

    很多人后来开始编排公园管理者亲自上门把竹子钱给要了回去,实际上确实来了,不过不是要钱的。

    而是对刘一民说,以后没竹子了尽管找他们光明正大的挖。

    “我们也理解,以前啊,就是没地儿买,要是有地儿买,一民同志,你才不会大冷的天去挖竹子。”

    刘一民笑着送走来人,转身回到书房里给陆遥回了一封亲切问候的书信。

    在大家都引为美谈的时候,浙省嘉兴的一名小伙子看到了机会。

    余桦的父亲看到余桦再次收到邮递员从围墙外扔进来的退稿信后,劝他专专心心的做一名牙医。

    余桦没有丧失信心,而是拍了拍邮件上的灰尘,仔细撕开读了起来。

    读完后,对着他父亲说道:“有进步。而且我已经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什么地方?”余桦的父亲问道,接着又摇了摇头:“这话你都说了多少遍了,我看还是写的不行,当个牙医多好的事儿!”

    “不是,是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现在我找到伯乐了。”余桦说完,拿起了陆遥的《人生》,翻到了序言的一页,让他父亲看了起来。

    “瞧,这个姓陆的写的跟我差不多,甚至我略胜一筹。他为什么发表了,我没有?你瞧瞧,我们之间缺了啥?”

    “缺了啥?”余桦的父亲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来缺了啥。

    “缺了伯乐刘一民同志啊!要不是刘一民同志,这姓陆的也发表不了。我不寄给杂志社了,我寄给刘一民同志,请他帮我推荐!”

    余桦的父亲看着自信满满略带着张狂的儿子,长长的头发看的他火大,一阵风吹过,看着跟门口的狮子狗似的。

    “人家会给你推荐吗?”余桦的父亲觉得十分不靠谱。

    “爸,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这些作家看到好作品都是惺惺相惜的,肯定会!人家现在是青年作家的领袖人物,他们这种人,最喜欢提点的就是后进!”余桦觉得不推荐的概率几乎为零。

    余父反讽道:“倒是没看到惺惺相惜,只看到了文人相轻,《人生》写的多好,你说写的跟你差不多!”

    “本来就差不多,算了,给你说了你也不懂,你不懂文学!”

    说完,余桦跑到了屋子里开始给刘一民写信,一边对比着陆遥《人生》上的序。

    嘴里面嘟囔道:“不就是一起偷竹子嘛,我要是能过稿,我跟着你一起偷故宫都行,把你院子都种成竹子!”

    不过信里面,语气谦恭至极,从看到刘一民的激发了自己的文学梦想都写了出来。

    自己看了看,心想刘一民同志看到这封信,可不得感动的稀里哗啦的,顺便帮自己把稿子投到《人民文艺》。

    晚上,余桦抱着信在床上做了一个美梦。梦里自己站在人群中间,所有人都拿着自己的书,向自己道贺。

    传说中的刘一民同志,正想方设法的找词夸自己呢

    可惜梦里一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当努力想听清的时候,用力过猛,醒了!

    早上揉了揉脸,看着稿子笑出了声:“好梦,好兆头!”

    10月30日一早,刘一民就骑着自行车朝着燕大而去。秋风萧瑟,刘一民在自行车上,打着寒颤。

    昨天的秋雨下了一整天,今天才放晴,不过空气里水汽仍然弥漫着在街道上。

    刘一民先去了中文系一趟,见到了一同讲课的陈老师,两人互相笑了笑,仿佛比赛的不是他们。

    在严家炎的引领下,两个人朝着大教室走去。

    严家炎笑着说道:“咱们系里面以后也要经常开展课堂比试,追学赶超,才能让课堂的质量更好。开学校风气之先,你们两个不要有心理压力!”

    到了大教室,两间教室一左一右。三人先经过刘一民讲课的教室,刘一民冲着他们点了点头,笑着走了进去。

    陈老师和严家炎悄悄的往里面撇了一眼,陈老师已经知道输了,里面挤的满满当当。

    严家炎陪着陈老师走到了讲课的教室,里面坐着五十名左右的学生,后面是一水的青年老师当声援团。

    “严教授,您找个地方坐吧,里面宽敞!”陈老师平静了一下心神,笑道。

    “那个,系里面还有事情,我先回去一趟。”

    隔壁

第266章 山呼刘教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