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山呼刘教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10月中旬,燕大中文系贴出了通知,将于10月30号,同时举办两节学术课,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参加的学术课。

    燕大中文系78级刘一民授课《西方文学思想对本土文学思想的冲击,本土文学的坚守和吸纳》;

    中文系讲师陈国安授课《古典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作品比较——‘三国演义’》;

    严家炎让陈老师看了刘一民的题目后,最后不得不听从严家炎的建议,改了授课的题目。

    如果讲十七年文学,也就是解放后十几年的文学作品,是真的打不过啊。

    十七年文学本身就是学生经常要学习的课程,平常都听了,谁还听你专门讲啊!

    于是赶紧改题目,并找了一些老教授作为指点,增加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内容。

    中文系在通告的时候刻意淡化了比试的意味,但是学生依然津津乐道的将比试挂在了嘴边。

    大学生是喜欢凑热闹,也爱传,于是中文系的这场热闹,慢慢地让全校都知道了。

    中文系门口的小黑板上,自从公布后,经常有过来围观的学生指指点点,顺便问问对同学对哪个更感兴趣。

    刘一民除了偶尔去中文系上一堂课外,基本上没怎么太关注这件事情,一心挣钱准备买摩托车改善交通条件。

    朱霖忙着排练定版,争取早早的首演。

    中间八一电影厂的李俊找到了他,李俊现在导演《狼烟北平》,目前剧组正在积极的筹备选景。

    卫廉通过在会议上的发言,成功离导演近了一步,成为了李俊的副导演。

    李俊找刘一民是想让他看一看自己拍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俊拍完电影后,回来八一电影厂已经着手剪辑,到了如今,第一版已经剪好了。

    北影厂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已经准备上映了,王严回来后,也拉着刘一民去看了一遍。

    李俊可能知道刘一民跟王严的关系,也知道他去看过了。想提前拉刘一民过去,让他评价评价谁拍的好。

    另外就是加深一下他跟刘一民的感情,毕竟是编剧和导演,另外刘一民手里面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剧本可能性太大了,打好关系准没错。

    在八一厂的电影审片室里面,看完电影,李俊期待地看向刘一民,希望他讲一讲到底哪部更好。

    刘一民不管怎么讲,对李俊来说似乎都有点残忍。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斟酌了几句刘一民说道:“李导啊,我知道这电影就跟你的儿子一样。你跟王严拍的各有千秋,你们的拍摄切入点其实是不同的,叙事的风格和演员阵容不同,其实没办法比。

    北影厂早上映,八一厂这点吃了亏。不如我们把这一切交给时间,让时间和观众替我们去检验这两部电影到底谁更好。”

    李俊愤怒地哼了一声,又无奈地说道:“那就听你的,将这一切都交给时间去检验吧,让历史去说吧!”

    走出审片室,李俊将演员的名单给刘一民看了看,刘一民扒拉了一眼说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拍戏您比我专业,您看着来!”

    李俊第一次听到编剧这样说,短暂的愕然之后搂住了刘一民的肩膀:“还是你有胸怀,要是领导们都像你,那就好了!”

    临走之时,刘一民告诉李俊,等有时间自己带人去参观一下他们电视剧拍摄。

    “临来前跟我说一声就行,一民,你要带谁来?”

    “也是一个导演!”

    “不会是北影的吧,他们可不兴来!”

    “不是,人艺的导演,她想看看电视剧的拍法!”

    “那没问题。”

    晚上,八一电影厂离华侨公寓近,刘一民直接住进了华侨公寓。

    10月下旬,陆遥的《人生》单行本正式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替陆遥给刘一民送了一本样书。

    看到陆遥的《人生》顿时乐了,上面不仅仅有刘一民的序,还有陆遥的自序。

    上面讲了自己的如何投递了几个杂志社都没有人要,刘一民和《人民文艺》如何慧眼识珠等等,以及后来《人生》这本里面,刘一民给的帮助。

    另外还把两人一起去公园挖竹子的事情给写了出来,刘一民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大嘴巴的,这不是妥妥的不打自招嘛!

    不过书跟读者见面之后,非但没有人骂刘一民,反而把他们当成了作家交往的美谈在谈论了。

    不少人还因此觉得,作

第266章 山呼刘教授-->>(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