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8章 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三月二十号,今天燕京的天气很好,大会堂门口拉着喜庆的横幅,参加颁奖仪式的文艺代表们朝着大会堂鱼贯而入。

    刘一民跟张广年提前沟通过,将录音机放在了主席台上面,打开录制。不过张广年告诉刘一民,他们也准备了广播,不需要另外的录制。

    刘一民想了想,还是将录音机放在了旁边,以后自己也可以拿来当个纪念。

    布置会场的时候,刘一民就到了,跟着作协的人一块儿忙碌了一阵。

    作协的几名同志劝刘一民不用忙,今天他是当主角的,这戏台子不能让主角来搭。

    刘一民笑着告诉他们,自己唱戏还得自己来搭台。张广年走到刘一民旁边,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怎么样?压力大不大?”

    “作协的同志们说今天我是主角,主角怎么能有压力,得唱好这台戏!”

    “哈哈哈,你小子,到时候好好讲!几个人中,你最年轻,年轻有年轻的好处,也有年轻的坏处。”

    “老张同志,你这话说的够哲学的。”

    “哈哈哈!”

    等时间差不多了,会议室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进来,不少认识刘一民的,都过来跟他打了一个招呼。

    几大编辑部的主编和一些编辑都来了,除了燕京的,《花城》《收获》也都派人参加。

    姚雪垠拉着刘一民坐在自己的旁边,接着刘一民见到了莫应封和周克琴,周克琴和刘一民握了握手,恭喜起来了刘一民。

    周克琴的围巾看起来很厚重,像瀑布一样挂在胸前。刘一民握手说道:“您好,周克琴同志。”

    “您好,刘一民同志,你的《家园三部曲》我都看了,写的非常好。”

    “过奖了,听说您还获得了80年的短篇文学奖?”

    周克琴得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身穿军装的一个中年人走进了会场,在会场上环视了一眼,冲着刘一民几人走了过来。

    穿军装的是魏巍,参军后,他的作品就和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写出了全国轰动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因为在朝鲜的经历,他的作品跟志愿军和朝鲜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次他获奖的《东方》也是此题材的作品,以一个英雄团为中心,讲了某部连长郭祥和卫生员杨雪在家里接到紧急的归队命令后,加入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事情。

    两人和战友们一起英勇作战,最后郭祥因为受伤失去了一条腿回到了国内当上了县官员,带领全县人民一起奋斗前进。

    卫生员杨雪和无数的战友,长眠在了半岛之上。

    魏巍目前在燕京军区的文化部和政治部工作,所以穿着绿军装,佩戴红领章,这副打扮,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

    戴着褐色的眼镜,表情不苟言笑,只是走到姚雪垠旁边的时候,才笑了一下:“您好,姚雪垠同志!”

    两人握过手后,旁边的刘一民站起来自我介绍道:“您好,我叫刘一民!”

    “刘一民,经常听到你这个小老乡的名字,咱们老家离的不远,还想乡音亲切啊!”

    刘一民和姚雪垠以及魏巍,三人低声说话的时候,都讲着豫省话,不知不觉的好像就拉了一个小圈子。

    刘一民说道:“您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我非常喜欢,上学的时候经常背!”

    “不是我写的好,是我们的战士本身就可爱啊!”提起《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一脸缅怀之色,想到了当时自己在三赴朝鲜,以及当时教员称赞的事情。

    《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教员批示:印发全军!

    “你的也都不错,《狼烟北平》我去年在军政的时候,经常向同事和领导推荐。不过目前军队里面,喜欢的还是你的《红河谷》,我的领导也很喜欢呐,来的时候,他还说,他期待着人艺的话剧,到时候他要去看的。”

    魏巍的领导.魏巍没讲,刘一民也没问,手指掰一掰就知道是谁了。

    “魏巍同志,最近你一直在燕京?”姚雪垠问道。

    “没有,我去了外地一趟,年初就没在燕京了,也是刚回来

第238章 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