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4章 连获三个文学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猜测,李记同志也提到过,只是没有确定!”

    崔道逸点了点头,笑着道:“也是,就算是获奖的名额再少,总归是有你一个的,就算是只有一个,我看也只可能是你。”

    “师兄,话可不敢这样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光今年以来,展露头角的新人也不少。”刘一民道。

    “文人相轻,但你,我敢说这个话!”

    “今年获奖名额少了?”刘一民问道。

    “少了,作协听了你的建议,获奖的作品一多,奖项的权威性就会削弱。刚好趁着奖短篇和中篇奖改名为‘鲁迅文学奖’的契机,减少了获奖作品的数量,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不能这样说,要不然没评上的人,又该骂我了!”

    “不用在意,这一次内部消息,你一次拿到了三个奖!”崔道逸拍了拍刘一民的胸脯,告诉他这次收获满满。

    “不是两个奖吗?从哪儿又冒出来了一个奖?”

    上次李记告诉他是短篇和中篇,目前的国家级文学奖,也就这两个。至于曹禹剧本奖,评奖都得几年后了。

    “临时增加了一个中青年诗歌奖,《诗刊》把你的《理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两首给报到了诗歌评奖委员会,最后他们选中了发表时间较近的《理想》。”

    获奖的作品,得先由各个杂志报到评奖委员会,然后各个评委再对报上来的诗歌进行初选和最后评审。

    “原来是这样!”

    “连中三奖啊,捷报频传,目前咱们国内三个国家级文学奖项,你全都拿了。《狼烟北平》中篇、《庐山恋》短篇,要是不限制个人作者获奖作品数量的话,别人都没法活了。”

    崔道逸话里话外都是激动,作为刘一民的编辑,刘一民获奖他自然也与有荣焉。

    “有人说你获奖太多了,别的同志就没机会了!李记同志说,有能耐靠作品说话,没能耐别发那么多牢骚!”

    “替我谢谢李记同志!”

    李记今天去作协里开会了,不在《人民文艺》编辑部。作协开年之际,有很多的工作正等他去布置,最重要的就是文学奖的评奖和颁奖工作。

    “不用谢,来办公室喝杯茶就行!”李记的声音从楼道那头传了过来。

    跟着李记走进办公室,李记摘下帽子和围巾挂在衣架上,揉了揉耳朵说道:“赶紧坐赶紧坐,开年来作协的工作太多了,散文的事情,老崔已经告诉你了吧。”

    “师兄,已经跟我说过了!”

    “喝杯茶暖暖身子,文学奖四月份颁奖,到时候我亲自给你颁奖,怎么样?”

    看得出今天李记的谈兴很高,刘一民表示了一下感谢又感谢了一下作协。

    “咱们之间不用说那些客套话,凭的是作品说话,又不是谁的恩赐。大胆地拿起你的笔,大胆地写,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呢!”

    初到燕京,朱霖还没来找刘一民,汪曾琦倒是先来了。汪曾琦找到刘一民,讲起自己认识有想要卖四合院的,寻他去看一看。

    到了之后,汪曾祺气得吹胡子瞪眼。原来是房主欺骗了他,三进的四合院里面,住了一二十户人。

    卖房子的人告诉刘一民:“这就是我家的,只不过还没清退,你卖完之后,把他们赶走就行。”

    “老李,你怎么能这样?你不是说这是你家的房子?”

    “是我家的啊,我没说错,只是被人占了!”老李吊儿郎当的样子,气的汪曾琦差点动手。

    最后汪曾琦拉着刘一民离开了四合院,走到外面向他道起了歉,刘一民赶紧扶住他的胳膊说道:“您能想着我,已经很让我感动了,不诚实的是他,又不是您老。”

    “一民,你要是把我当同志,就叫我老汪,什么您不您的,听着别扭!”汪曾琦板着脸说道。

    “行,老汪同志!”

    刘一民这样一喊,汪曾琦顿时热络了许多。拉着刘一民就要去饭店喝酒,汪曾琦嗜酒如命,还喜欢转场喝,将近七十,一个人还能喝大半

第154章 连获三个文学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