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散文《法国行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设也是老样子,跟张广年在这里的时候,没什么改变。

    李记给刘一民倒了一杯茶说道:“尝一尝咱们的信阳毛尖,老家的朋友送来的,说是去年的新茶,说实话,我也不太懂。”

    刘一民抿了一口,客气地说道:“好茶!”

    “哦?”李记来了一丝兴趣:“你要是喜欢,你一会儿带回去点,我先看看你的散文。”

    刘一民跟崔道逸凑到了火炉旁,一边品茶一边低声交流。

    李记坐在椅子上,连着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抬头揉了揉太阳穴,笑着说道:“第一次写散文,写的不错,燕大中文系的教授们写散文,一个比一个写的好。说起来,鲁迅先生也是燕大的老师。

    你的这散文里面,叙事性和思想性相结合,还带着自己内心的独白,展现出来了你对祖国深沉的爱。另外也有批判性,批判法国记者、也批判走出去后忘本的留学生”

    “一民的这七篇散文不到两万字,凝聚了这么多内容,颇为精炼。不过,我觉得有的地方还需要更完善一些。”

    崔道逸接过李记的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完将目光望向刘一民,露出征询的神色。

    要是刘一民态度强硬一点,崔道逸就不会让刘一民修改了。

    “师兄,你也说了这是我第一次写散文,我肯定想写的更好一点。不瞒你们说,这几篇散文我已经修改了多次。不到两万字,按理说写着很快,可半年后才出来”

    这散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刘一民第一部属于自己作品,他写的格外的上心。从法国回来之后,空闲的时间基本上都会去写一点,改的次数丝毫不亚于刘振云还在孕育的短篇。

    崔道逸露出轻松的笑容,开始指出刘一民的问题所在。为了改好,又专门去散文组拉来了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共同给出指导意见。

    最后散文组的编辑指着马赛之行说道:“这里面关于《J放军占领巴黎》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删去,我怕闹出乱子来。”

    散文组的编辑向刘一民和崔道逸言明利害,指出曲直关键。崔道逸本来没注意到这点,但经过这编辑的提醒,也觉得是个问题。

    毕竟他们是国刊,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上面的意思,代表着文学创作的方向。

    崔道逸将目光看向刘一民,刘一民毫不犹豫地说道:“散文本身就是个人的亲身经历,改了就不真了。”

    刘一民就差说出那一句“史家据事直书,一字不改!”了。

    “一民?没商量吗?”

    “师兄,你知道我的,就算是不发表,这里也不会改。”

    崔道逸叹息了一声,似是知道刘一民早就是这个态度。李记听到后也觉得难办,说要召开编辑会议,到时候商量商量。

    崔道逸送刘一民走出《人民文艺》的时候,笑着说道:“一民,最近四合院还没什么消息,毕竟要过年了,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这里。”

    “明白,我也不着急,麻烦师兄了!”

    “哪里的话,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师兄,你要是为难的话,我.”

    刘一民投稿其他杂志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崔道逸打断了:“你等我的消息。”

    回头了好几步,还不忘叮嘱刘一民,千万要等着,生怕转身骑着自行车就到了《燕京文艺》。

    看刘一民骑自行车的方向不对,又赶紧追上来问道:“一民,你这是去哪儿?”

    “我去作协招待所。”

    “哦!”崔道逸这才放心的转身离去,到了三楼的楼道上,仍不忘跑到窗户边,看看刘一民去哪儿了。

    作协招待所,刘一民骑着自行车找到了包的跟粽子一样的老马,厚厚的衣服套在一块,转个身子都笨拙无比。

    “来了?”老马打量了一下刘一民,笑着说道。

    作协招待所的小屋,本来是老马的值班房间,现在彻底成了他的家了。邹获凡说他在附近分的有一间房,只不过现在不常回去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