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散文《法国行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各大报纸一起下场的威力是巨大的,而几位大佬的声音就像是一位老人走进嘈杂的教室,轻轻地敲了敲拐棍,整个教室便立马恢复了安静。

    普通人总是简化斗争的形式,认为斗争是非黑即白的对立。实际上真正的斗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联的正副主席之间有惜春派和偏佐派,平日里开会争论不断,报纸上有时候也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私下里关系并不僵硬,甚至还是好朋友。

    哲学上早就把矛盾讲明白了,矛盾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

    刘一民走进人艺,又听到卖糖葫芦的在编排自己。看着周围已经深信不疑的观众,刘一民微微一笑,谁让话剧开头就是卖葫芦的场景。

    大家虽然觉得吃一串糖葫芦就写出了《狼烟北平》有点离谱,但发生在刘一民身上,好像又觉得理所当然了。

    名人嘛,自然跟咱们平头老百姓不一样,大师还讲究个顿悟呢,想到这里便想通了。

    所以近日糖葫芦的销量和《狼烟北平》的话剧票销量一样,水涨船高,附近打办的工作人员看到后也不撵,甚至还要过来吃一串。

    “你小子算是沾了刘一民同志的光了,卖可以,但是别太过分!”打办的人拿着糖葫芦警告了一声,便转身离去。

    刘一民同志吃这家的糖葫芦,一定有吃的道理。

    咬了一口,好像是比别人家的好吃!

    卖糖葫芦的知青看到了刘一民,赶紧闭上了胡侃的嘴巴讪讪一笑,见刘一民没生气。抓起一根糖葫芦,跑了几步追上刘一民塞进了刘一民的手里。

    刘一民乐了:“送我的?”

    “送您的!”

    “你还挺会做生意!”

    “靠着您混口饭吃,您大人有大量!”

    “故事比我编的好!”

    刘一民笑着走进了人艺大楼,吃了那么多次的糖葫芦,这次才知道知青叫什么名字,梁三儿,现在自己称呼自己为梁三葫芦。

    “一民,你怎么来了?”于是之问道。

    刘一民指了指下面,笑着道:“我来算算挣了多少分红了!”

    “现在同志们热情高涨,恨不得多演几场。我是《茶馆》的老演员了,看到这种场景,我打心眼里面开心。这剧本打我第一眼看到,就知道这'味'儿对了!”

    “什么味儿?”

    “京味儿!老舍先生的‘京味儿’!”于是之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学了一下“白连旗”的扮相,逗得两人在走廊里面哈哈大笑。

    于是之又看了看楼下卖糖葫芦的知青,说道:“这样编排你,你也不生气?”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他还靠着他的糖葫芦养家呢,能帮他多卖卖,我这也算是做好事了。”

    刘一民这次来人艺,是曹禹打电话让他过来的,他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刘一民推门走了进去,曹禹提笔写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老师,今天心情不错啊,笔尖都是豪气!”看曹禹的神色,颇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看看写的怎么样?”

    “大气磅礴,包罗万象!”刘一民说道。

    “不管写的好不好,都是送给你的。希望你接下来,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本子。”曹禹说完从抽屉里拿出几枚私印依次盖了上去。

    “哎呀,我得找人专门给裱起来放到家里。”

    曹禹高兴地说道:“前阵子你受委屈了,人嘛,总得受点委屈,不受大委屈就要受小委屈。现在报纸上的形势一片大好,说明好作品是有顽强的生命力的。”

    “老师,可以受委屈,但是不能一直受委屈啊!”刘一民掷地有声地说道。

    “放心吧,还有老师我在呢!最近我会在《文艺报》上再写几篇文章,趁着大好形势,争取一锤定音。”

    等到墨迹干了,曹禹将字卷了起来,用一细绳系住,放在了书架上。他往学校拿也不方便,只

第150章 散文《法国行记》-->>(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