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 老北平的饮食文化(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但身上的劲头一个比一个大,嗷嗷叫的往前骑!

    等到了作协招待所,老马看到十几号人后,扔下手中的铁锹,拍了拍手说道:“好家伙,一民,你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洋鬼子?”

    接着又凑到刘一民耳朵边低声说道:“这个比煤都黑的,就是非洲人吧?”

    “您老火眼金睛,咱们第三世界的同志,埃塞人。这个是美国人、马耳他、冰岛、”

    刘一民还没介绍完就被老马给挥手打断了:“你给我说我也记不住,管他这岛那岛的,今天好好宰他们一顿!”

    看着两人在窃窃私语,李聪仁眉头一皱,主动开口说道:“我们不是鬼子,我是美国人!”

    “嘿,感情能听懂中国话啊!”老马嘴一撇,毫不客气地说道:“美国人比鬼子好不到哪儿去,想当年在北平拉洋车的时候,我拉过美国兵,两人坐在车上是又抱又啃的,后来还欺负我们女学生。”

    刘一民跟老马找到招待所的领导,告诉他燕大的留学生要找老马了解一下老北平,招待所的领导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让老马好好带着这些留学生转一转,就是有一条,千万不要闹出什么外事纠纷。

    “今天呢,马爷带你们转一转,咱老北平人早上起来,像我们这样的人吃的豆汁儿配焦圈、再来一点萝卜丝。现在已经过了早上了,一会儿马爷带你们去东来顺吃涮羊肉,我们也叫涮锅子。”

    老马说完瞥了他们几眼,接着老神在地问道:“你们知道跟中国人在一块吃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吗?”

    “什么?”一群人对视了一眼,感兴趣地问道。

    “跟朋友在一块吃饭,要学会抢着付钱,这才是朋友!”

    李聪仁这些来中国一两年的学生,对中国人吃饭这套相当熟悉,他们经常看到中国人付钱的时候相互推搡,刚开始不理解,后来觉得中国人付钱的方式还挺有趣。

    一群人从作协的招待所往北走,来到了南锣鼓巷,胡同里面不时见到男男女女的肩上扛着几颗大白菜。老马告诉他们,这是冬天没什么菜选择,家家户户都是大白菜和萝卜过冬。

    胡同里是弥漫着煤球的味道,老马向他们介绍什么叫四合院,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和小户人家的四合院有什么区别。

    中午一群人来到东来顺吃涮锅,老马觉得西来顺实际上更适合这些老外的口味,可惜店早就关了。西来顺和东来顺这个名字里面的“东西”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西来顺里面的“西”带着西派的意思。

    走进东来顺,十几张黑白分明的外国面孔,立马引起了所有食客的注意,依靠在柜台上的懒散服务员也不由得挺直了身子。

    “涮锅子,新鲜的羊肉先来上五斤吧!”老马冲着服务员说道,接着对刘一民说道:“一民,你小子也没来尝过东来顺吧?”

    “还真没有,第一次来!”刘一民笑道。

    “以前啊,东来顺有自己的羊场,用的羊叫小尾寒羊,人家这羊肉可有讲究,,只选用羊身上几个最好吃的部位,现在可不行了,能供给他什么肉,他就用什么肉。你们这群老外,也记住,北平人在吃上是很讲究的,京城里贵人多,人家吃的就是那个讲究。”

    “讲究是什么意思?”克俚福问道。

    刘一民在旁边给他解释了一遍,他才明白。

    在等菜期间,老马给大家讲以前的东来顺是怎么样的。等铜锅烧开,羊肉上来后,他迫不及待地教大家如何涮羊肉和拌芝麻酱。

    “先涮上脑,我涮多久,你们涮多久,时间太短容易不熟,太久了肉又容易老!”

    铜锅里的清汤滋滋的冒着热气,一群人的目光随着老马的筷子一上一下,芝麻酱的浓郁香味和肉味涌入鼻腔,舌尖一卷,羊肉伴随着葱花一起刺激着味蕾。

    “舒坦!”老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

    “等到琉璃厂溜一会儿,再带你们去吃全聚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