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0章 老北平的饮食文化(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还有许多的地方得向您学习,这次我拍的照片,很多都不太满意,还浪费了不少胶卷。”于佳佳走到社里的老摄影记者贾华民旁边认真请教道。

    元旦过后,马上就要到放假的时间了。寒风刺骨的校园内,比往日更加的忙碌,学生都在为期末的考试做努力。往常的时候图书馆人挤人,现在图书馆人根本挤不进去。

    宿舍几个人索性也不再去图书馆,而是呆在宿舍里面看书背书。

    “朱教授给我的美学试卷打了60分,还批注了三个字‘没有美’!”刘振云坐在床上抱怨道。

    李学勤盘着腿,手里面拿着文学史的讲义说道:“大家分数都不高,美学咱们班平均分,好像才65分。”

    “一民,你怎么就89分?”刘振云不甘心地问道。

    刘一民看了一下自己的试卷:“我也不知道啊,朱教授判的卷子,还是多想想后面几门吧,考完就该放假了!”

    1979年1月底就是春节,他们13号就要放假,10号所有的考试全部完成。

    “还有七天就要放假了,一民,咱们两个买同一趟火车,能同乘一段,火车上也算不孤单。”刘振云提议道。

    “这要让你失望了,我估计回去也要到小年了。”刘一民苦笑道。

    刘振云不解地问道:“你怎么回去那么晚?”

    “万老师不让我走,说是必须让我把话剧剧本的初稿给写完,要不然不放我回家。”

    前几天曹禹就给他说了,必须在回家前将《驴得水》的剧本的第一稿给写好,要不然就留在他家过年。刘一民反对无效,等放假那天,曹禹的司机过来接他,直接将他安排到人艺宿舍。

    “我就不该问,我真羡慕你,你到人艺写稿子,能经常得到曹禹先生指点。”刘振云说完,又继续问道:“你可注意点,别到时候买不到火车票了!”

    “想得到曹禹先生指点的话,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李学勤扫视了其余两人一眼,脸上的表情显示他准备捉弄别人了。

    “什么好办法?”陈大志放下手中的讲义,凑到了李学勤面前。

    “拜一民当老师,那你就是曹老爷子的直系二代弟子了。”

    李学勤说完,陈大志还没反应过来,他自己就坐在床上捧腹大笑了起来。等陈大志反应过来,两人吵了几句后,宿舍再次安静了下来,又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这小子还挺会想捷径的!

    1月10号,当最后一场《现代文学史》的考试结束之后,刘一民刚走出考场,就被李聪仁和克俚福两人给拦住了,穆拉土站在旁边,三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马上要放假,来中国的这些留学生大部分也要回去,只有极少数因为各种原因会留在燕大过年。他们这次来,是强烈要求刘一民带他们举办最后一次外研社的社团活动。

    也是刘一民一直答应,但是没有带他们去找的老马。

    “李聪仁同志,你不能总是搞逼宫这一套!”刘一民佯装生气地说道。

    “刘,我这是让你听听群众的呼声,跟其他的社团相比,我们社团举办的活动实在是太少了,用你们中国的话说.嗯.叫做放养!”

    李聪仁的口语进步了不少,还知道什么叫放养。

    嗨!bro,你们本身也不是我养的啊!

    “明天早上八点,校门口集合,我带你们去!”

    这件事情一早刘一民给老马提过,老马很痛快地同意了,说要让这些洋鬼子见识见识什么叫老北平人的一日三餐。

    考完试,也没课了,刘一民可以放心的带着他们玩了。

    翌日一大早,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在燕大南门集合,骑着自行车朝着作协招待所飞奔。凌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他的脸,他将雷F帽的两个护耳放下系好,扭头看了看跟来的留学生,除了穆拉土看不出来变化,其余的人鼻子和脸都冻得通红。

    

第90章 老北平的饮食文化(求订阅)-->>(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