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狗儿也是能独当一面了,不错。”
“来人,扶信者下去洗漱用食歇息。”
“诺!”
几名衙役搀扶起前来传信的信者退下。
荀彧接过张显递给他的战报,看了好几眼这才递给了王烈。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有所惊讶。
荀彧惊讶的是战事会结束的这么快。
王烈则是惊讶草原人什么时候这么好打了。
后者抚须躬身:“使君,这战报.还请使君允老夫前往大陵三县宽抚将士与民夫。”
“也好,我也正有此意。”张显看了眼王烈,知晓对方是担心有人假报了军情。
“不过今夜已晚,王公明日再起身吧,正好带去些肉食禽类以作嘉奖。”
“诺!”
王烈躬身退下。
张显环视一圈正堂挥了挥手:“好了,战事已结诸位也退了吧。”
“诺!”
原本被召集起来打算布置城防调度的一应官吏也躬身退下。
堂中便只剩下了张显跟荀彧两人。
后者拟书也落下最后几笔,吹了吹墨迹荀彧出言道:“主公这段时日对于政务却是松懈了。”
“这不有文若在嘛,你办事我素来放心。”
“可这也不能长久啊。”
张显略微的嬉皮笑脸:“知晓啦知晓啦,就快了,匠作坊的新物件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制作流程与手艺,要不了十来天差不多就能完善,之后我便帮着文若是了。”
荀彧一脸的无奈。
不过也是好奇自己主公这些天究竟在忙些什么东西,于是他问道。
“主公弄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如此紧要吗?”
张显微微点头:“确实挺重要的,往近的说如果弄的好那今后咱们治下的农田用水,资源运输都能增强不少。”
“往远一点.”他目光里闪烁着几分光彩,但却没有说出口来。
因为有些骇人听闻了。
蒸汽机!
如果弄出了蒸汽机那就等于东汉要提前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火车头,铁路,先不说对于权力的增强会有多少,光是用来运粮就足矣减少畜力运输损耗的好几成。
轮船动力改进,以风帆人力驱动的船运也将得到改天换地的变化,逆流而上,无风航行。
还有生产力的解放,虽然肯定还是跟后世比不了,但一些蒸汽动力机械的出现也能大幅度减轻一些工种的工作强度。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有点远,虽然自己脑袋里已经有了一款蒸汽机的制作播片,但这是适用在硫化橡胶配套上的,想普适其他项目还得不断改进才行。
“主公怎么不说了?”荀彧不解的问道。
张显摇了摇头:“想得太远了。”
“文若,你再帮我拟书一封,以是匈奴中郎将的名义征辟郭嘉为军师从史,让他从强阴回来去大陵县那边。”
“主公要正式征辟奉孝了?”
张显点头:“好几个月了他在志才那儿学的也够多了,是马是驴总归是要遛一遛的。”
“正好子龙他们那边少个军师,就让他去吧。”
荀彧抿嘴一笑颔首:“诺。”
雁门郡,阴馆城。
此地虽为并州州治所在,但自丁原上任以来,却始终笼罩在晋阳那位使匈奴中郎将张显的巨大阴影之下。
城垣略显破败,街道远不及晋阳繁华,连带着刺史府也透着一股子陈旧与压抑。
刺史府内堂,丁原正伏案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文书,眉头紧锁。
他年约四五旬,面容方正,颌下短须修剪得一丝不苟,眼神中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却也难掩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
案头油灯昏黄,映照着他鬓角新添的几缕霜色。
这些文书,大多是雁门郡内琐碎的民政,或是请求州府调拨粮秣以应边患的呈报。
真正的军权,财权,早已被晋阳牢牢掌控,他这个刺史,更像是个被架空的管家。
“唉……”丁原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并州九郡,他能实际掌控的,唯有这雁门一隅,还要时刻提防塞外鲜卑的袭扰。
张子旭……张子旭……这个名字如同巨石,压在
第188章 :借调-->>(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