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大风起兮(大女儿也可爱遂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他烦躁地挥挥手,带着几个同样无精打采的郡兵,踢踢踏踏地离开了这片人间地狱般的村庄。

    老妪依旧抱着瓦罐,望着郡兵远去的背影,又望了望地上那通往北方草原的马蹄印,浑浊的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滴在怀里的瓦罐上。

    ……

    晋阳城,刺史府邸。

    新任并州刺史丁原,一身常服,眉头紧锁,看着案几上几份来自不同郡县的急报。

    定襄郡报:鲜卑百骑破关,掠马岭关外三村,死伤数百,焚屋掠畜而去。

    原平县令报:春旱,民多困顿,有流民欲往太原虑虒,请刺史府严令禁止流徙,以防生乱。

    盂县郡守报:境内流言四起,皆言虑虒张显如何仁政,恐民心浮动……

    广武:.

    卤城:.

    剧阳:.

    阳曲:.

    一份份的县报基本都有说虑虒以及张显。

    “张显……虑虒……”丁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个名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的案头。

    杀胡立威,开府募兵,兴修水利,开垦荒田,还引得四方流民蜂拥而至!其势已成!

    他想起自己那个勇冠三军却桀骜不驯的义子吕布。

    吕布从虑虒回来后,言语间对那张显推崇备至,连带着对那黄忠、赵云也赞不绝口,甚至开始钻研起什么戟法来!

    这让丁原心中警铃大作。

    张显的护匈奴中郎将,秩比两千石,论职权,专管并州边郡胡务,理论上甚至能节制调动并州边军!这如同在他丁原的卧榻之旁,放了一头日益强壮的老虎!

    “丁使君,”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是坐在下首的晋阳郡守王泽。

    他年约四旬,面皮白净,三缕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却如同深潭,透着世家大族特有的矜持与算计。

    “这张显,羽翼渐丰啊,您看这流民,这民心……长此以往,恐非并州之福。”

    丁原抬眼看向王泽,没说话。

    王泽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道:“此人虽有些许微功,然行事操切,不尊礼法,更兼擅开边衅,恐引胡人大举报复,祸及并州安宁。

    且其以利诱民,行商贾之事,非士人正道,如今更引得四方流民蚁附,冲击州郡秩序,实乃大患!”

    他顿了顿,放下茶盏,声音压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依下官愚见,使君当早作绸缪,或可上表朝廷,言其收买人心擅扩军备,图谋不轨?亦或……”

    他眼中寒光一闪:“北地胡情复杂,若有些许‘流窜’的强悍胡骑,‘意外’袭扰了虑虒商道乃至屯田之所,使其疲于奔命,损兵折将,锐气自消。

    届时,使君再以刺史之尊出面‘调停’,或‘助剿’,则虑虒之势,可缓矣。”

    丁原沉默着。

    王泽的话,将他当枪使的意思太过明显。

    张显的崛起,确实威胁到了他的权威。

    但亲眼见过其勇武,他可不想得罪过深。

    “王郡守此言……”丁原缓缓开口,语气深沉:“虑虒张显,乃朝廷钦封使匈奴中郎将,专责北疆防务。

    其招募流民,开垦荒田,亦是为国储粮,稳固边陲,虽有操切之处,然其心可悯。至于胡骑之事……”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王泽:“边郡防务,乃本官与张中郎将共同之责!若有胡骑敢于犯境,无论虑虒还是晋阳,本官必亲率大军,犁庭扫穴,绝不姑息!”

    “就不劳王!郡守!费心了。”

    王泽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恢复如常,拱手道:“使君高义,心系大局,是下官思虑不周了。”心中却是暗骂。

    丁原不再看他,目光转向案头另一份来自虑虒的例行公文。

    上面除了汇报农事、矿务,末尾一句平淡无奇:“虑虒新募之卒,操演粗成。为御胡骑,巡边护民。”

    丁原的手指在那“巡边护民”四个字上重重划过,眼神复杂,张显此举,是表明姿态?还是……其兵锋,已不满足于虑虒一隅了?

    最近更新时间有些不稳定,主要还是辣椒并非全职而是兼职,日常工作时间也要兼顾,还有家里事。

    追书的朋友可能知道,我有女儿,还是两个,哈哈哈哈,每天最开心的就是跟她们玩了,所以更新的不稳定辣椒很抱歉,但我尽量保证质量跟字数,绝不让追书的书友失望。

    另外,最近的追读有些惨淡,求求大家哪怕养书也翻到最后一页吧,然后攒起来一起看也行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