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启智草堂(求追读4k)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滹沱河冲击平原上,最后的万亩荒地也逐渐的被垦耕了出来。

    “叮铃——当啷——”

    清脆的牛铃声在旷野上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悦耳的音潮。

    三百头系着红布条的官牛,如同散落在褐色大地上的沉稳磐石,在农人娴熟的驾驭下,拉着崭新的曲辕犁,沉稳而有力地前行。

    锋利的铁犁铧深深切入板结的土地,如同快刀切过凝固的油脂。

    湿润、肥沃的黑土被轻松地翻卷上来,形成一道道笔直、深匀、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

    犁过之处,草根尽断,硬块粉碎,效率远非人力可比。

    赵田扶着犁梢,几乎不用费太大力气引导,只需随着健牛稳健的步伐调整方向。

    他看着身后迅速延伸、如同巨大黑色缎带般的熟地,布满风霜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满足。汗水依旧流淌,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劳作汗水。

    “爹!看这边!”赵柱在不远处兴奋地大喊。

    他正驱赶着另一头牛,在刚翻好的土地上拉着沉重的木耙来回耙平。

    巨大的土坷垃在耙齿下碎裂,松软的泥土被梳理得如同细沙,均匀平整,正是下种的好时候。

    “好小子!耙得匀实!”赵田高声赞道,中气十足。

    他抹了把汗,对着旁边同样在扶犁的老伙计感叹:“使君大人这牛租借……不知省了多少条人命啊!往年开荒,那是要累死人的!看看现在,有牛有犁,咱们这把老骨头,也能顶上大用!”

    “可不是嘛!”那老伙计咧嘴笑着,露出缺了门牙的豁口:“这新垦的地,油性足!看着就欢喜!今年咱们的田使君可是替咱们缴了田税,虽说是七三分,但之后收了粮,家里那半大小子娶媳妇的钱多半是该有着落的!”

    “哈哈哈,可不是吗,我这柱子也该是娶媳妇的年纪了。”赵田也是哈哈大笑回道。

    黔首的追求不高,能够开枝散叶家有余粮便是一生仅有的期许。

    “赵老汉,使君说哺食后新建的草堂会给咱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授课,你去不去?”

    “去啊?当然要去,就算是听不懂也要给使君撑撑场面,再者说也好盯着柱子,老汉学不会太多了,但小的必须好学才行!”

    “有理!来,加把劲,弄完这最后几亩该去还牛了。”

    “开工!”

    闲谈一会便算是歇息,两位老农再一次的开始了垦荒。

    放眼后望,偌大的新田上,人影绰绰。

    ——

    虑虒城东,几座新起的草堂在暮春的暖风里静立。

    白日里孩童稚嫩的“天地玄黄”诵读声已歇,此刻,松明火把在草堂内点燃,昏黄跳跃的光线将挤满堂屋的农人身影拉长,投在粗糙的泥墙上,如同皮影戏般晃动。

    空气里混杂着汗味、泥土的腥气、松脂燃烧的焦糊味,还有一种崭新的、略带紧张的气息。

    讲台上站着的,是谷雨从县衙文吏中挑选出的几个年轻人,为首的名叫陈明,原本只是个抄写文书的小吏,此刻却肩负着“开蒙启智”的重任,额头微微见汗。

    他身后土墙上,挂着几块新制的木板,一块上面用炭笔清晰地写着、

    “一、二、三…十”旁边用小字标注着对应的汉字、壹、贰、叁…拾。

    另一块板上还有楷书的繁体大字。

    “田”、“亩”、“牛”、“粮”

    “汉”、“民”、“张”

    “诸位乡亲父老!”陈明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盖过窗外的虫鸣:“今日,咱们不单要认字,更要识数!这是使君亲自定下的章程,说这‘数’,与‘字’同等紧要,关乎生计!”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认“田”、“牛”、“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大家还能理解,这“数”?不就是数数吗?谁家娃子不会数到十?

    坐在前排角落的赵田,也疑惑地皱紧了眉头,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上的泥点。

    陈明似乎料到众人的反应,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棍(代替教鞭),指向那排醒目的阿拉伯数字:“使君大人说,此乃‘算数之符’,比咱们惯用的算筹、汉字数字,要简便许多,大家请看、”

    他拿起一块粗糙的黄泥板,用削尖的木棍在上面划下“1”,又在旁边用汉字写下大大的“壹”。

    “这个‘1’,就念‘一’

第126章 :启智草堂(求追读4k)-->>(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