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速度,经常在这类细节上妥协。”
兄妹二人反复推敲,每一个变量,每一个函数调用,都力求完美复刻对手的“技术指纹”。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对抗,更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剧本必须无懈可击。
与此同时,九里香的人力资源网络也悄然运转起来。她对赵峰的监控提升到了最高级别,但方式更加隐蔽。他工位附近的网络流量被重点关照,所有对外发送的邮件、文件都会被延迟几秒,经过一道无害化的内容安全检查(并非直接拦截)。同时,九里香安排与赵峰关系较好的那位同事B,在午餐时“无意间”透露,公司因为近期压力,可能会对部分核心项目进行“阶段性复盘和技术路径再评估”,甚至不排除寻求“外部技术咨询”的可能性,这为后续“诱饵”的出现铺垫了合理的背景。
曹辛夷的动作则更为公开和强硬。数家此前发布唱衰报告的媒体和财经分析师,同时收到了龙胆科技律师团队措辞严厉的律师函,指控其涉嫌商业诽谤和不实报道,要求立即删除稿件并公开道歉。虽然明知诉讼过程漫长,但此举立刻在财经圈内引发了讨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负面舆论的进一步蔓延。同时,几个匿名的“行业消息人士”开始在特定的技术论坛和社交平台上,讨论“五彩绫镜”项目在“超大规模数据并发加密校验”上遇到的“巨大挑战”,细节逼真,引人遐想。
这一切,都被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静静等待着。
---
林晚坐在数据安全中心的工位上,屏幕上是日常的审计日志分析界面。她收到了龙胆草那条没头没尾的信息——“起风了,注意安全。”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然后默默关掉了提示。她不知道具体的计划,但能感觉到公司内部那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她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内部数据安全的巩固上,反复检查权限配置,核查异常访问日志,这是她目前最能贡献价值,也最能让她心安的领域。
下班时间早已过去,办公区的人渐渐稀少。赵峰坐在自己的隔间里,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妻子的催问短信,母亲的医药费账单,九里香那看似关怀实则警告的眼神,同事间关于公司寻求“外部咨询”的流言……以及,邮箱里那封来自“荆棘科技HR”的、承诺高额签字费和解决所有家庭困难的加密邮件,像魔鬼的低语,不断在他耳边回响。
他需要钱,迫切需要。他也害怕,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害怕被追究,更害怕那种被监视、被审视的感觉。匿名信像一把刀悬在头顶,他不知道公司掌握了多少。
就在这时,他的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一个消息,是项目经理:“赵工,有空吗?来一下小会议室,有个临时的技术讨论,关于我们模块可能遇到的一个并发瓶颈问题,需要参考一些早期的架构设计思路。”
赵峰心里咯噔一下。早期架构设计?他最近确实查阅过不少历史文档。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回复:“好的,马上到。”
他站起身,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然后快步走向那个位于角落、通常用于临时讨论的小会议室。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工位的那一刻,九里香在办公室的监控屏幕上,看到了代表他网络访问权限的一个标记点,悄然移向了那个被技术部门标记为“镜像-诱饵”的、高度加密的虚拟文件服务器区域。
会议室里,只有项目经理一人,面色凝重。“赵工,你来了。坐下说。”项目经理将一台不连接外网的保密笔记本电脑推到他面前,屏幕上显示着一份文档的标题——《关于“五彩绫镜”核心数据交换层在极端并发场景下加密校验性能瓶颈的初步分析及潜在风险》。
“这是技术安全审计组和浮萍总那边联合搞出来的一份初步报告,级别很高。”项目经理压低声音,“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可能涉及到我们早期设计时的一个隐患,跟你之前负责的那个子模块关联度不小。龙胆总要求严格保密,限时内部排查。你先看看,重点是第三部分和第五部分的推导,想想有没有什么思路或者历史经验可以借鉴。记住,绝对不能外传!看完后电脑留在这里,会有专人处理。”
赵峰的心脏猛地一跳。瓶颈?隐患?关联他的模块?级别很高?严格保密?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击在他紧绷的神经上。他接过电脑,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文档的内容极其专业和深入,详细分析了一种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加密校验冲突,导致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数据包丢失的理论模型,并引用了大量早期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数据作为佐证,其中不少正是他近期查阅过的。结论部分指向一个可能的优化方向,但语焉不详,暗示需要“非传统思路”和“外部技术刺激”才有可能突破。
这份报告,太真实了。真实地戳中了他作为技术人员的认知,也真实地映照了他内心的焦虑——他负责的部分,可能真的存在重大隐患!而公司,似乎还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甚至开始考虑“外部技术刺激”……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滋生。如果……如果他把这份报告……那么荆棘科技承诺的一切,是不是就能立刻兑现?家庭的困境,是不是就能迎刃而解?这个隐患,公司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许交给更有“效率”的荆棘科技,反而……
他感到口干舌燥,冷汗浸湿了后背。道德、责任、恐惧、贪婪,在他心中激烈厮杀。他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脑子里。
项目经理在一旁,看似随意地翻看着自己的手机,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注意着赵峰剧烈变化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手指。他知道,鱼,已经看到了诱饵。咬不咬钩,就在下一刻。
而此刻,实验室里,姚浮萍和姚厚朴面前的监控屏幕上,代表“诱饵”文档访问状态的光标,正在特定章节长时间地停留、反复移动……
静默的轰鸣,在数据的深渊和人心的迷宫中,同时达到了临界点。抉择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