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静默的轰鸣(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技术陷阱……风险可控吗?”

    姚浮萍与姚厚朴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姚厚朴低声计算着:“需要…隔离环境。虚假日志…反向监控…”

    姚浮萍接口道:“技术上可以实现。我们可以准备一份高度仿真的‘技术瓶颈分析报告’,内含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指向我们陷阱的‘解决方案线索’。只要赵峰接触并试图传递这份资料,我们不仅能坐实他的行为,还能通过他传递出的信息,引导对方的技术力量走向我们预设的陷阱。但风险在于,”她看向九里香,“赵峰本人是否会上钩,以及他如果察觉,是否会狗急跳墙,造成其他破坏。”

    九里香沉吟片刻,回答道:“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角度分析,赵峰目前处于道德和现实压力的拉锯战中。匿名信的出现,反而可能加剧了他的不安和犹豫。我们刚刚释放的‘关怀’信号,与外部的高压诱惑形成对比。此时提供一个‘看似能解决他困境(无论是经济还是职业)’的机会,他铤而走险的概率不低。关键在于,这份‘诱饵’的设计必须足够逼真,符合他作为技术人员的认知,并且,我们要做好他最终选择拒绝,甚至向我们坦白的预案。无论如何,必须保证其行为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对真实项目造成影响。”

    曹辛夷此时开口,她的角度更偏向于整体战略:“这是一个机会,但需要多线程配合。浮萍和厚朴负责技术陷阱的构建和诱饵的技术真实性;九里香负责监控和引导赵峰的心理动向,确保行动在人力资源层面风险可控;我这边,可以配合在外部释放一些***,比如,暗示‘五彩绫镜’项目在‘某某技术节点’上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在寻求外部解决方案,为这份‘诱饵’的真实性增加外部环境佐证。”

    龙胆草听着每个人的分析,脑海中的战略拼图越来越清晰。这不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主动的布局,将计就计,请君入瓮。

    “计划批准。”他最终拍板,声音斩钉截铁,“行动代号‘镜像’。”

    “浮萍,厚朴,七十二小时内,我要看到那份足以以假乱真的‘技术瓶颈报告’和配套的陷阱程序,确保技术上的万无一失。”

    “九里香,赵峰这条线,由你全权负责。把握好接触的时机和分寸,既要施加压力,也要留有余地。确保监控到位,一旦他有任何异常举动,或者最终选择向公司坦白,要有应对预案。保护员工,始终是我们的底线,除非他踏出那一步。”

    “辛夷,配合‘镜像’行动,在外围营造相应的舆论氛围。同时,你之前提到的‘敲山震虎’和律师函,可以同步进行了,给对手施加多方面的压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这是一次联合行动,”龙胆草的目光缓缓扫过四人,“技术、人心、资本、法律,四维一体。我们要让对手知道,龙胆科技,不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

    命令清晰下达,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没有欢呼,没有激动,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即将投入战斗的凝重。

    姚浮萍和姚厚朴率先离开,他们需要立刻返回实验室,将那个尚在雏形的技术陷阱构想,变成精密的代码和协议。九里香也站起身,她需要重新调整对赵峰的监控策略,并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让那份“诱饵”看似不经意地出现在他面前。

    办公室里只剩下龙胆草和曹辛夷。

    曹辛夷看着龙胆草布满血丝的眼睛,轻声道:“你多久没好好休息了?”

    龙胆草走到咖啡机旁,又接了一杯黑咖啡,语气带着一丝自嘲:“等这件事过去,大概能睡个三天三夜。”他转过身,靠在桌沿,“辛夷,这次,多亏了你。”

    曹辛夷摇摇头:“不是我一个人。是大家。”她停顿了一下,语气有些复杂,“包括林晚。张弛的笔记,是关键突破口。”

    龙胆草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无尽的夜空。“我知道。”他低声说,没有再多言。

    曹辛夷看着他疲惫的侧脸,心中轻轻叹了口气。有些心结,需要时间去化解,而现在,最重要的是赢得眼前这场战争。她拿起自己的文件,站起身:“我去准备律师函和舆论引导方案。”

    龙胆草点了点头。

    当办公室的门再次关上,龙胆草独自一人,走到那面显示着股价走势的屏幕前。曲线依旧在低位徘徊,但不再有那种断崖式的恐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刚刚进入最核心、最危险的阶段。“镜像”行动,是一场豪赌。赌的是技术的精准,是人心的把握,是对时机的判断。

    他拿起手机,找到那个熟悉的号码,编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起风了,注意安全。”

    收件人,林晚。

    ---

    “镜像”行动,在绝对的保密和高效中全速推进。

    姚浮萍和姚厚朴的实验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封闭状态。除了核心的五六个人,其他成员被暂时分配到其他辅助性任务。巨大的服务器资源被调动起来,用于模拟荆棘科技可能的技术环境,构建那个复杂的“陷阱”。姚浮萍负责设计那份“技术瓶颈报告”的技术细节,她必须确保里面的每一个技术参数、每一个逻辑推导,都经得起顶尖技术高手的推敲,同时又能巧妙地将核心线索引向他们预设的“解决方案”——一个伪装成高效优化补丁,实则内含反向入侵代码的程序模块。

    姚厚朴则埋头于陷阱程序本身的编写。他的代码风格向来以稳健和精密著称,但这次,他需要在稳健中隐藏杀机,在精密中设置伪装。他要在对方按照“解决方案”实施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其系统中打开一个后门,并反馈回虚假的成功信息。这需要极高的技术造诣和对对手心理的揣摩。

    “这里……加密签名……要模仿他们习惯的……第三方库。”姚厚朴指着一段代码,对姚浮萍说。

    “不够。”姚浮萍审视着,“加上一个他们喜欢用的、但并非最优的缓存校验方式。张弛的笔记里提到过,他们为了追求

第261章静默的轰鸣(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