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1章 忠诚的代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保守派的报纸首先发难,言辞激烈地将《四签名》视为对大英帝国荣耀的恶毒攻击。

    《晨邮报》发表了长篇社论:

    【……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位在英国取得巨大声名和丰厚稿酬的法国作家,非但没有心存感激,反而极尽歪曲之能事,恶意描绘帝国在印度的统治。

    他将一场维护秩序、惩罚叛乱的必要军事行动,描绘成残忍的屠杀;

    将少数士兵在极端环境下的个人行为,放大为整个殖民政策的缩影。

    他全然无视大英帝国为印度次大陆带去的法律、秩序、铁路与现代文明……

    这种片面的叙述,不仅亵渎了历史,更侮辱无数为帝国奉献、牺牲的军人和官员!】

    《旗帜报》则更加直白地指责莱昂纳尔——

    【以其虚构故事为掩护,散播对帝国殖民事业的怀疑与仇恨!】

    并极力为英国的殖民政策辩护,宣称英国的统治终结了印度的混乱,带来了和平与繁荣,是文明对蒙昧的征服。

    这些报纸动员了一批文人和退休的殖民地官员。

    他们纷纷撰写文章“证据确凿”地讲述英国统治如何“改善”了印度人民的生活。

    如何修建了灌溉系统、铁路和学校,如何废除了诸如“撒提(寡妇殉葬)”等“野蛮习俗”。

    他们试图将《四签名》中的描写定性为不负责任的、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刻意抹黑帝国的虚构。

    然而,并非所有媒体都站在保守派一边。

    《曼彻斯特卫报》和《每日纪事报》等带有自由派色彩的报纸,则发表了相对克制的评论。

    它们虽然不赞同《四签名》中可能存在的文学夸张,但认为引发的讨论本身具有积极意义。

    《曼彻斯特卫报》的一篇评论指出:

    【索雷尔先生的,至少促使我们去审视帝国光环下的另一面。

    那些从殖民地流入英国的巨大财富,其来源是否都如此光明正大?

    我们在强调带来‘文明’的同时,是否也应反思伴随征服与统治而来的掠夺与压迫?

    文学的作用正在于提供不同的视角,刺激我们思考那些被忽略或者被掩盖的事实。】

    一些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也在小范围的集会中,对《四签名》揭露殖民黑暗面的勇气表示赞赏。

    ——————

    但出人意料的是,反应最强烈的,是在英国留学或定居的印度王公子弟,以及受过英式精英教育的地主后代们。

    他们对《四签名》中揭露殖民疮疤的描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愤怒。

    他们的家族地位和财富,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深深绑定在了一起,享受着殖民者给他们带来的稳定与特权。

    

第331章 忠诚的代价!-->>(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