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3章 称雄女真的努尔哈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翌年正月,当布占泰不知悔改、变本加厉地虐待建州公主并再次勾结叶赫的消息传来,努尔哈赤的最后一击,终于再无任何顾忌地落下!建州铁骑如决堤的洪水,彻底淹没了苟延残喘的乌拉。布占泰仅以身免,仓皇如狗般逃入叶赫境内。曾经雄踞一方的乌拉部,烟消云散。

    画面急转。努尔哈赤三次遣使,向叶赫索要布占泰这颗丧家之犬的人头。叶赫自恃有大明撑腰,断然拒绝。努尔哈赤眼中凶光爆射!万历四十一年九月,建州大军如乌云压境,扑向叶赫。战鼓擂动,箭矢如蝗。叶赫部乌苏等十九座寨堡在猛攻下接连陷落,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就在叶赫摇摇欲坠之际,画面中,一支打着大明旗帜的千人军队(由游击马时楠率领)出现了!他们像一道薄弱的堤坝,挡在了建州兵锋之前。

    努尔哈赤勒住战马,望着那面刺眼的日月旗,脸上肌肉抽动,眼中充满了不甘、愤怒,还有一丝……诡异的嘲讽。他最终缓缓抬起了手,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一千人?!”朱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猛地踏前一步,指着天幕上那支孤零零的明军,声音因极度的荒谬和愤怒而嘶哑,“一千人?!就凭这一千人,就想吓退刚刚吞并乌拉、杀红了眼的努尔哈赤?!朝廷……朝廷诸公脑子里装的是草吗?要么就集结重兵,犁庭扫穴!要么就干脆别管!派这一千人来,是来送死?还是嫌努尔哈赤的刀子不够快,给他再添点祭旗的冤魂?!”

    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声,如同受伤的猛兽。他死死盯着天幕上努尔哈赤退兵时那充满讥诮的眼神,那眼神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巨大的耻辱感和冰冷的恐惧,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攫住了这位开国雄主。

    天幕并未停止。努尔哈赤将滔天的怒火转向了更遥远的东海女真。万历四十二年到四十三年,建州的掠夺远征如同永不停歇的死亡潮汐,年复一年地冲刷着东海沿岸。每一次归来,都伴随着海量的人口和财富。女真诸部在八旗雏形的牛录制下,被强行捏合成一个整体。

    终于,万历四十三年,天幕的景象定格在赫图阿拉城外巨大的校场上。努尔哈赤立于高台,下方是整齐划一、肃杀如林的八旗军阵!黄、白、红、蓝四色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继而细分为八色。一套融合了军事、行政、生产、宗法的八旗制度,如同一具钢铁浇筑的庞大骨架,正式支撑起这个新兴的、充满掠夺性和扩张欲望的政权!

    画面最后,是努尔哈赤鹰视辽东大地的背影,野心如同实质般燃烧。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沉重的绝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

    钱塘江的波涛拍打着堤岸,发出沉闷的呜咽。凉亭里,罗贯中放下手中把玩的酒盏,望着天幕上那八色旗帜覆盖下的赫图阿拉,以及努尔哈赤那充满野性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

    “施兄啊,”他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自嘲,“看了这天幕,方知你我笔下那些运筹帷幄、奇谋百出的战阵,不过是文人案头的臆想罢了。”

    施耐庵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捋着胡须,目光复杂:“谁说不是呢?这努尔哈赤的用兵,狠辣直接,以力破巧。说不上什么精妙阵法,可就是挡不住!联姻是刀,盟誓是锁,征伐更是赤裸裸的掠夺吞并……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我总觉得他那股子蛮横劲儿里,透着点熟悉的影子,却又抓不住……”

    “枭雄之姿,岂是兵书能框住的?”罗贯中哂笑一声,眼中带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你我都在张士诚帐下待过,真刀真枪的乱世里,哪来那么多锦囊妙计、八百破十万的神话?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力降十会’!力量够了,大势成了,碾过去便是!若沉迷于那些以少胜多、奇谋诡道的传奇,如那纸上谈兵的马谡,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施耐庵沉默片刻,与罗贯中对视一眼,两人几乎是同时,带着浓浓的无奈和一丝认命的调侃,异口同声道:

    “奈何看客们就爱看那些‘智近乎妖’的戏码啊!若真把战争写成这般赤裸裸的吞并碾压,如同努尔哈赤这般……你我写的这些评话、演义,怕早就‘仆街’无人问津,你我两个老朽,也得饿死在这钱塘江边咯!”

    凉亭里,只剩下两位不得志文士苦涩又释然的笑声,随着江风飘散,淹没在历史的涛声之中。天幕上,那八色的旗帜,却如同不祥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望向北方的人心头。

    奉天殿内,朱元璋死死盯着那八面猎猎作响的旗帜,眼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熄灭,只剩下冰封万里的杀意与深不见底的忧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