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力的。
果然,没过几天,陈识回家路上,刚拐进南锣鼓巷附近的胡同时,一个穿着半旧棉猴、帽檐压得很低的陌生汉子,突然从墙角阴影里闪了出来,不偏不倚地挡在了他的面前。
陈识心中警铃微作,但面上不动声色,脚步一顿,右手已悄然摸向了腰间,虽然没穿制服,但配枪他一直带着。
他打量着对方,这人中等身材,棉猴领子竖着,看不清全脸,只露出一双带着警惕和审视的眼睛,眼神浑浊却透着股山野人的精悍。
“兄弟,借个火?”那汉子声音沙哑,带着明显的外地口音,伸出的手上布满老茧和冻疮。
陈识心知肚明,借火是假,接头是真。
他左手从兜里掏出火柴盒,递过去,同时身体微微侧开,保持着安全距离,语气平淡:“自己划。”
那汉子接过火柴,却没有立刻点燃叼在嘴上的烟卷,而是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这位小哥,听说……你在找‘山里的老药’?还要年份足的?”
陈识眼神微凝,知道鱼上钩了。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警惕和一丝感兴趣的神色,也压低声音:“怎么?你有门路?”
“门路不敢说。”
汉子划着火柴,点燃烟,深吸一口,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就是认识几个跑山的兄弟,偶尔能弄到点好东西。不过……这年头,好东西也怕没识货的主。”
“只要东西好,钱不是问题。”
陈识拍了拍自己鼓囊囊的棉袄内兜,做出底气很足的样子,“关键是得真,得足。上次跟人说的宋代的老物件,也要。”
汉子透过烟雾仔细看着陈识,似乎在掂量他的话有几分真。
“宋代的玩意儿……那可稀罕。听说前阵子琉璃厂那边出了几件,动静不小。”
陈识心中一动,知道对方在试探,也可能是在暗示他们就是货主。他故作神秘地一笑,声音压得更低:“琉璃厂?那儿水太浑,规矩多。我认识城里的朋友,路子更稳,出价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