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确实有一伙外地人经常在西山深处活动,行踪诡秘,不像普通的采药人或樵夫。
有人看见他们在一些偏僻的山坳里挖掘,夜里偶尔能看到灯光。村里人虽然觉得奇怪,但西山茫茫,也懒得去管闲事。
这些信息,与盗墓案的线索高度吻合!
陈识基本可以断定,这伙活跃在西山的外地人,就是系统情报提到的盗墓团伙。
而清雅阁的三爷,很可能就是他们主要的销赃对象,或者至少是销赃网络中的重要一环。
现在,问题的关键变成了,如何人赃并获?
盗墓团伙在西山深处,行踪不定,销赃点在城里,戒备森严。
两边同时动手,才能确保最大战果。
陈识思考良久,一个计划逐渐在脑海中成型。
他需要创造一个机会,让盗墓团伙和销赃方进行交易,然后在交易现场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饵。
他需要一件足够分量、能让三爷心动并愿意亲自出面交易的宝贝。
同时,他还要能说服盗墓团伙,让他们相信有这样一个出货的绝佳机会。
这件饵,陈识决定自己来出。
他随身空间里还有几件瓷器,其中有一件宋代钧窑的小盘,天青釉色中带着一抹淡淡的紫红晕染,堪称瑰宝,价值远超之前的龙泉窑小碗。
用这件东西作饵,不怕三爷不上钩。
至于如何联系盗墓团伙……陈识决定冒险再次前往西山。
他选择了一个周末,以高价收购珍稀药材和山货为名,找到了一个经常在山里跑、消息灵通的药农,隐约透露自己认识的城里“大老板”急需一批好货,无论是老药还是“地里出来的老物件”,价格绝对让人满意,并且交易安全。
有“清雅阁”的路子,他相信,这个消息会通过药农的网络,很快传到那伙盗墓贼的耳朵里。
对于急于销赃的他们来说,一个出价高、且有“可靠”渠道的买家,无疑是极具
第三百一十九章 胡汉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