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1章 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争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口气,像是找到了宣泄口,指着桌上那摞文件:

    “唉,还不是为了增选的事,喏,就那位洛珞教授。”

    王主任眼神微微一凝,但没打断,只听张主任继续诉苦:

    “成就?没得说!诺奖、最高奖、盘古勋章,哪一项不是惊天动地?洛氏理论、聚变堆工程,哪一样不是改写历史?推他的单位分量你也看到了……按道理,增选他天经地义,板上钉钉!”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带着深深的忧虑:

    “可老王啊,他今年才二十八啊!咱们科学院院士,哪个不是皓首穷经,积攒了半辈子声望?把这么年轻的名字写进增选名单,老百姓会怎么看?学术界内部会不会有非议?说他资历太浅?说我们科学院急于求成?”

    “这……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我心里是真没底,报上去吧,怕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不报吧,这道理上、良心上都过不去啊!这位置,烫手得很!”

    张主任越说越激动,仿佛要把刚才独自纠结的所有顾虑都倒出来。

    谁承想,听完张主任这一大段掏心窝子的烦恼,王主任非但没有表示同情或赞同,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紧接着是更爽朗的大笑。

    他拍了拍自己带来的那个厚实文件袋,眼神带着几分“原来如此”的狡黠和不容置疑的底气:

    “哈哈哈!老张啊老张,你这纯粹是‘多虑’了!别纠结了,你们科学院这边,干脆别报了!”

    张主任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啊?老王,你这话什么意思?”

    王主任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带着工程人特有的务实和斩钉截铁,他把文件袋往张主任面前一推:

    “意思就是——洛珞教授院士增选的事,我们工程院这边报!你瞧瞧!”

    他打开文件袋,哗啦啦倒出一大沓提名材料,数量比张主任桌上的只多不少。

    “看到没?我们工程院收到的提名,都快堆成山了!‘盘古堆’选址论证、‘伏羲堆’技术路线优化、工程实现中的关键难题突破……哪一项不是硬邦邦的工程实践?解决了多少实际难题?改变了多大的国计民生?”

    “这些成就,放在我们工程院,那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他领导的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是改变世界的超级工程!我们工程院,才是他这份功勋最合适的归属!”

    王主任此话一出,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张主任看着王主任倒出的那堆提名材料,再看看自己桌上那一摞,一时间竟有些失语。刚才还在为科学院报不报、报了舆论怎么看而焦虑万分,转眼间,工程院的同行已经带着更充足的理由和同样海量的提名,直接来“抢人”了!

    “你开什么玩笑?!洛教授肯定是要进科学院的,他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又不是工程师,你们工程院来凑什么热闹。”

    张主任刚才的犹豫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急切。

    “基础科学固然重要!但老张你想想,理论再高深,不落地生根有什么用?伏羲堆并网发电!电价一夜腰斩!盘古堆成功点火!这才是实打实改变国运、惠及亿万的惊天伟业!这些,都是在我们工程领域实现的!没有工程转化,再好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他应该进工程院!”

    王主任的声音陡然拔高,仿佛手握王牌:

    “万吨混凝土浇筑的聚变堆,可比纸上的数学公式更有分量!”

    张主任一听,立刻不干了,刚才对年龄的担忧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啪”地拍了下桌子,据理力争的说道:

    “老王你这话格局小了!没有洛珞那‘拓扑手术刚性分解引理’证明N-S方程解的存在性,没有那重构湍流理解的硬核理论奠基,哪来后面风洞实验的验证?哪来盘古堆、伏羲堆的设计依据?”

    “聚变堆的点火成功,哪一个不是他理论预言在物质世界的审判和胜利?这是源头活水!诺奖评委会最终低头,看重的正是他揭示了宇宙运行的深层规则!这样的开创性基础贡献,不正该由我们科学院加冕吗?他属于科学院!”

    他激动地抖着手里那份《数学年刊》发表的证明副本。

    办公室里,两位主任的声音在交织碰撞,学术殿堂的庄重被一股“抢人”的热切取代。

    “老王!你清醒点!诺贝尔奖的桂冠已经证明了他对物理世界根本法则的颠覆性认知!科学院是孕育

第481章 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争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