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0章 突如其来的电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道具舱里的时间,都在为未来那个真实存在的“绿洲”休眠仓,积累着最宝贵的、源于身体的真实反馈。

    ……

    拍摄的进程并非按照三把钥匙的顺序来的,虽然其他几个场景都有现成的材料和道具,但毕竟场景相对宏大,只有《源代码》一个列车全搞定,因此最先布置也是最先拍摄完成。

    在此之后则是“洛博士”的戏份。

    在另一个精心布置的、充满未来科技感却又透着孤寂氛围的“洛博士工作室”内,洛珞正进行着另一场重头戏——饰演“绿洲”的缔造者洛博士。

    “洛博士工作室”里堆满了“老式电脑”、线路板、布满灰尘的初代VR设备模型,以及大量写满公式和草图的纸张,营造出一种天才被岁月和孤独掩埋的沧桑感。

    相比起所谓有之前搭建经验的几个电影场景,其实这个才是最好布置的,因为这是洛博士还年轻时的五十年前的时代……嗯~也就是现在。

    那些所谓的“老旧”设备……几乎都是当前的最新款,有些甚至直接是从公司的编辑部搬过来的,客串的十分自然。

    洛珞换上了略显宽大、“款式过时”……也就是当下的衣服,戴上了一副笨重的黑框眼镜,头发也打理得有些凌乱。

    虽然这个角色似乎是他本人,但跟他现实中意气风发的青年科学家不同,也不是游戏中机敏果敢的少年林远,而是同样智慧过人但有些落魄,将自己毕生心血倾注于虚拟世界却迷失于现实的“绿洲”缔造者——洛博士。

    这场戏是洛博士录制终极彩蛋挑战的独白,需要展现这位天才创作者的极致专注、内心的巨大孤独以及对“绿洲”倾注的全部心血。

    洛珞收敛起扮演林远时的少年感,眼神深邃而疲惫,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将灵魂注入了这个与自己有着奇妙联系的角色。

    “Action!”

    洛珞的眼神瞬间改变。

    那是一种深邃的、带着巨大成就满足感却又被无边孤寂吞噬的眼神。他的声音低沉、缓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自嘲:

    “……我创造‘绿洲’,因为在那里,我感觉不那么孤独,它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牢笼,我倾注了一切,却忘了怎么在现实世界里……真正地活着……”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一枚破旧的象棋棋子,指关节微微发白,镜头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水光。

    他讲述着挑战的初衷,寻找继承者的渴望,话语间是对现实人际疏离的深深遗憾。

    监视器后的副导演屏住了呼吸。没有激烈的动作,没有夸张的表情,洛珞仅凭眼神、微表情和声音的细微控制,就将洛博士那复杂矛盾的内核——天才的骄傲、创作者的热爱、避世者的脆弱以及对理解的隐秘渴望——精准地传递出来,充满了令人心碎的孤独感。

    刘艺菲在一旁静静看着,也被这强大的沉浸式表演所感染。

    也许是角色就是根据他本人设定的,这种情绪连洛珞自己都被感染,每次“Cut”后,他都会安静地在角落沉淀片刻,再投入下一条的拍摄。

    摄影棚B区,气氛与A区的科技感截然不同。

    这里正在复刻《闪灵》中的眺望酒店走廊。

    美术指导小赵眉头紧锁,正和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外籍老先生激烈讨论。

    老先生正是华纳派来的原版《闪灵》美术顾问汉克·米勒。

    “汉克,你看这个墙纸的暗纹,我们根据能找到的最高清剧照复刻了,但总觉得底料的质感不对,少了点那种……陈腐的华丽感?”

    小赵指着墙纸样本。

    汉克凑近仔细端详,又摸了摸样本,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

    “是的,亲爱的,问题就在这里,80年代这种墙纸的底料含一种特殊的亚麻纤维,现在很难找了,不过我们可以试试混合两种不同质感的底料,再配合做旧工艺……”

    不远处,《回到未来》钟楼场景的搭建现场,环球派来的原机械道具师苏珊·陈正指导着拾光的道具组调整德罗宁时光车的仪表盘灯光序列。

    “这个启动音效的延迟要再精确0.2秒,观众对这个声音的节奏记忆太深了,差一点都会出戏!”

    苏珊拿着秒表,神情专注。

    监制宋慧穿梭其间,协调着各种需求和资源。

    看着这些世界顶尖的顾问与自己的团队一起,为每一个“像素级还原”的细节绞尽脑汁,她心中感慨万千。

    高强度拍摄的日子循环往复,拍摄也并非总是高强度的戏剧时刻。

    盒饭时间,片场一角便热闹起来。

    洛珞和刘艺菲通常和几位外籍主演唐纳德·格洛弗、吉玛拉·哈西诺娃等、监制宋慧、总编剧以及核心主创围坐一桌。

    没有山珍海味,就是普通的剧组餐,大家边吃边聊,话题天马行空。

    唐纳德会模仿某个经典电影片段逗得大家哈哈大

第480章 突如其来的电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