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6【初临兴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的脸面,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罗通知道他为何欲言又止,一想到过往收了这些盐商不少好处,把柄就捏在对方手里,再加上如今薛淮带来的危机感令他夜不能寐,他抬眼看向桌上的匣子,旋即伸手拿起匣子,起身放入书架下面的暗格里。

    “多谢县尊赏面。”

    刘嵩满面笑容。

    罗通回身坐下,不再遮掩道:“说吧,通判大人和刘家老爷子有何计划?”

    “县尊请听小人细说。”

    刘嵩当然不会把刘傅的计划和盘托出,但仅仅是他选择性的述说,便已经让罗通面色变幻不断。

    良久,罗通暗暗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刘嵩提醒道:“县尊,眼下薛同知一行还在宝应县巡查,我们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罗通决然道:“自当如此。”

    ……

    就在罗知县与人密议之时,县城往西二十余里的李中镇,一行五位行商牵着驽马进入镇内。

    此镇毗邻得胜湖,百姓们以打鱼和农耕为生,生活贫苦困顿。

    镇区面积不大,仅有三百余户,只不过因为地处兴化县和宝应县的接壤处,时常有外乡人路过,那几位行商的到来并未引起本地百姓的过多关注。

    临近正午,五位行商来到镇上唯一的茶水铺子,其中一人开口说道:“老丈,来五碗茶,再来一些吃食。”

    “行,就来,客人先坐一会。”

    经营茶水铺的是一对祖孙,老者年过五旬,脊背已经佝偻,孙女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十分懂事地帮祖父打下手。

    这种地方不比大城,没有那么多规矩,因此老者的礼数不太讲究,这几位行商亦不在意。

    片刻过后,老者将五个大碗端上,茶水略微泛黄,可见茶叶的质地很一般。

    吃食更加简单,一盘米糕、一盘菜团子加一盘炒蚕豆,唯一还算新鲜的就是一盘菱角。

    老者搓搓手,歉然道:“乡下地方没有好东西,客人们将就一些。”

    “老丈不必如此,我们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习惯了,能有这些吃的喝的就很好。”

    行商的头头年近四旬,操着一口很明显的北地口音。

    老者不禁好奇地问道:“客人是从北方来?”

    “老丈看来也是有见识的人。”

    行商笑道:“我们从山东临清而来,此行是想去泰兴县探探布匹的行情,刚好路过此地,不知老丈怎么称呼?”

    “老汉姓陈。”

    陈老汉感慨道:“老汉年轻的时候去过泰兴,那里是个好地方,有茶有盐还能种桑树,比我们兴化要强多了。”

    行商闻言便问道:“老丈何必过谦?都说江南是鱼米之乡,扬州虽地处长江北岸,但是这些年富庶程度稳居江南各府前十之列。兴化纵然比不上那些富县,也要比我们北方很多地方强。”

    这会恰逢正午,六月底的日头躁意强烈,镇上几乎看不到有人来往,陈老汉见左右没人再来,索性搬来一张条凳坐在旁边,对那位四旬行商说道:“客人不知,这江南富庶

136【初临兴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