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价值连城,让大明君臣大开眼界。
他们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心中的骄傲和鄙夷渐渐被惊讶和羡慕所取代。
满朝文武以往自诩天朝上国,对海外之地多是鄙夷不屑,认为那里都是蛮夷之地,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源于长期的文化优越感和信息闭塞。
在大明君臣的认知里,华夏是世界的中心,拥有最先进的文化、最发达的经济和最强大的军事。
而海外的南洋诸国,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尚未开化的蛮夷部落,只能向大明称臣纳贡,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值得大明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比如南洋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物产匮乏,当地的百姓生活贫困落后,除了一些不值钱的香料和土特产外,再无其他可取之处。
因此,对于海外贸易,大明朝廷一直采取限制和管控的政策,只允许在官方指定的港口进行有限的朝贡贸易,民间的海外贸易则被严格禁止。
大臣们普遍认为,与这些蛮夷之国进行贸易,不仅有损天朝上国的尊严,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但此刻看到这些奇珍异宝,群臣这才意识到,原来海外之地也是充满了财富。
眼前的这些贡品,如硕大的夜明珠、宝石镶嵌的弯刀、巨大的红珊瑚、圆润饱满的珍珠等,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是大明内地难得一见的宝贝。
这些奇珍异宝的出现,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那些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的大臣们。
此刻不少人都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偏见和无知,意识到南洋诸国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贫穷落后。
这些国家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精湛的手工技艺,能够生产出许多大明所没有的珍贵物品。
大臣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他们不再一味地鄙夷海外之地,而是开始认识到海外贸易的重要性。
“没想到海外蛮夷之地竟然有这么多好东西!”一位老臣感慨地说,“以前是我们见识短浅了。”
“是啊,”旁边的大臣附和道,“看来以后我们要多和这些南洋国家交流,互通有无,这样才能让我大明更加富强。”
朱高炽听着群臣的议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646章 震惊!亮瞎群臣的狗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