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群英荟萃!安南的新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靖难之役中,他起初是南军的重要将领,多次率军与朱棣的北军作战,甚至在东昌战役中取得大捷,一度让朱棣陷入困境。

    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南军最终失利,建文帝政权崩溃。

    朱棣登基后,盛庸选择了投降,虽然他被任命为历城侯,继续镇守淮安,但他毕竟是前朝的降将,始终未能得到朱棣的完全信任。

    不久后,便有人弹劾他心存怨恨,图谋不轨。

    盛庸深知朱棣的猜忌心极重,自己处境危险,最终选择了自杀,以悲剧收场。

    毫无疑问,不管是布政使黄福,还是按察使暴昭,指挥使盛庸,都是难得的贤才干吏。

    而且三人年纪相差不大,都不过三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也是朱高炽精心挑选的结果。

    安南局势复杂,年岁大的官员可能更有经验,但也会多些暮气,缺乏开拓创新的闯劲。

    他们往往习惯于按部就班,对于安南这种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新征服地区,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而黄福、暴昭、盛庸三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既有一定的为官经验,又充满了激情和干劲。

    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治理方法,更适合应对安南复杂多变的局势。

    同时,三人年龄相仿,更容易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安南的治理工作。

    面试结束后,朱高炽与朱雄英在帐后进行了商议。

    “高炽,这些官员确实都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黄福,思路清晰,务实肯干,看来你没有选错人。”朱雄英感慨地说。

    朱高炽微微一笑:“这些人都是皇爷爷和丧标精心挑选出来的,自然不会差。不过,治理安南并非易事,我们还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信任。接下来,就按照他们的专长,尽快任命官职,让他们各司其职,开始着手治理安南吧。”

    “好!”

    很快,朱高炽便下达了任命诏书:任命黄福为交趾布政使,掌管安南的民政、财政、农业、商业等事务;任命暴昭为交趾按察使,掌管司法、监察等事务;任命盛庸为交趾指挥使,掌管军事、防御、屯田等事务。

    其余三百余名官员也根据各自的专长,被分配到了安南各地的府、州、县任职。

    一场大规模的治理安南行动,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黄福、暴昭、盛庸等人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们上任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

第641章 群英荟萃!安南的新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