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和弹药呢?
独立支队的节节胜利,也让北路军动了心思。
此时的驻蒙军,早已没了往日的威慑力,成了“路过的狗,谁都能踹几脚”。
北路军虽然有三万多人的兵力,但核心主力只有 35军。
这支号称“军”的部队,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规模和一个满编师差不多。
即便如此,北路军还是趁着驻蒙军虚弱,多次发动进攻,收复了不少之前被鬼子占领的小镇。
在独立支队和北路军的两面夹击下,驻蒙军彻底陷入了绝境。
城市被围困,补给时不时被切断,士兵们士气低落,。
他们提前过上了抗战后期的日子,唯一的盼头,就是大本营能派来增援,或者接到调令离开包头这座城市。
可此时的鬼子,早已自顾不暇,根本没精力管蒙疆地区的死活。
九月底的延安,已经有了几分凉意。
陈铭正在党校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根据地建设与群众动员”,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
上完课后,一名干部突然走进教室,递给了他一份盖着总部印章的电报。
命令他提前两周结束学习,立刻返回晋北前线。
陈铭看着电报,心里满是疑惑。
从独立支队之前的汇报来看,晋北的局势虽然紧张,但并没有大的突发情况。
总部要是有发动大攻势的打算,也不可能不提前和他通气。
“难道是根据地出了什么问题?”
他反复琢磨,却始终想不出答案。
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无论原因是什么,他都必须立刻启程。
陈铭要离开后,那些和陈铭关系好的首长,纷纷赶来送行。
陈铭的老师也来了,还带了一些自己准备的东西。
陈铭来学习的时候,就把当初带来的礼物送给了他。
对于学生送给自己的礼物,其中还有消灭鬼子缴获的战利品,作为老师当然是欣然接受。
如今自己的学生又要离开了,战事紧张,下次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准备一些礼物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东西不多,都是我们家乡的东西,还有几包咱们生产的烟。”
“你到了前线后,可不能忘记学习啊,提升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必要滴。”
陈铭的老师抓住陈铭的手亲切的说道。
陈铭在后方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每天的进步他都看在眼里。
如今陈铭再次离开,对他来说平日里就少了一个学生,少了一个朋友,少了一个同志。
“嗯,老师,我明白,不过你把你的烟给了我,你平常抽什么?”陈铭郑重的点了点头。
“诶,你上次给我的那些烟,现在还没抽完,不用担心。”
“嗯。”陈铭重重的点了点头。
陈铭学习期间的其他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礼物,多是些平常的东西,心意大于价值。
除此之外,陈铭的学生们也前来给他送行。
在后方学习的这段时间里,陈铭不仅是作为学生学习,同时还承担了一部分教育工作。
像什么军事战术与战场经验,部队管理与实战训练,战役指挥与敌情研判等方面。
作为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严格意义不属于大兵团)的指挥员。
第232章 学习结束,老师送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