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李世民上钩!因果倒转,目的达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阅读卷宗,刘树义道:“正常查案,要么是根据线索一步步寻找真相,要么是根据一些经验或者灵光一闪,去推理或寻找线索。”

    “而此案,在最关键的确认冯木行踪问题的事情上,突然就有了结果,说冯木行踪有问题,中间缺少如何查出冯木这些秘密行踪的方法,以及为何突然对冯木提供的行踪产生了怀疑。”

    “如果冯木的口供问题很明显,不可能三司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都无法发现,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一个转折,但这个转折是什么,卷宗并未提及。”

    李世民看到了饷银案转折的那一部分,正如刘树义所言,在三司束手无策,十分焦虑时,任兴突然提出冯木口供里的行踪有问题,并给出了冯木那段时间偷偷离开长安的行踪。

    然后任兴便带人去冯木宅邸搜查,最终发现了暗格里的牌位与信件。

    若不是刘树义提起,李世民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毕竟身为上位者,他一般只注重结果,过程是否曲折,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其二……”

    刘树义的声音继续响起:“仍是只有结果,而无细节。”

    接着他便将之前发现的,没有冯木收买将士的细节,只有将士被冯木收买的结果,说了出来。

    “除此之外,卷宗里也没有从这些将士身上,找到冯木收买他们的钱财的记载,将士们说他们知道饷银一旦丢失,自己必会被抓住问询,所以将钱财提前藏了起来。”

    “可他们后来已经招供了,那么藏起来的钱财,也就没必要继续隐瞒了,但结果呢?”

    刘树义望着李世民手中的卷宗:“卷宗里并无任何关于这些将士钱财的后续记载,臣不知道是没有找到这些钱财呢,还是这些钱财被谁给故意忽略,继而贪墨了?”

    李世民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查案过程的缺失,李世民虽认同刘树义的发现,但并没有觉得问题有多大。

    毕竟很多思路的转变,可能都是在脑海里出现的,书写卷宗之人不清楚任兴当时的想法,没有书写下来,也算正常。

    可是……冯木收买将士的细节,缺失如此严重,这让李世民终于意识到卷宗上的问题,不是小问题。

    书写之人再粗心,总不至于能粗心成这个样子。

    而且即便书写之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审核的三司上峰呢?他们也没发现?所有人都粗心了?

    “其三……”

    刘树义见李世民眉头蹙起,知道自己的话,终于引起李世民内心的波动了。

    他趁热打铁,继续道:“冯木到最后,也没有承认自己偷盗了饷银!”

    他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道:“陛下可还记得前户部侍郎赵卓,赵卓被赵成易几人陷害,说他贪墨了赈灾款,而在最后赵卓被诛杀时,也没有承认自己贪墨了赈灾款……”

    “此时的冯木,与彼时的赵卓,何其相似!”

    “明明冯木的手下已经承认了,明明朝廷已经定罪了,冯木根本没有任何继续隐瞒的必要……可即便如此,他仍是到死都在喊冤!”

    “且卷宗里,除了牌位与信件,以及他手下的供词外,并无真正的,能够直指冯木偷盗饷银的证据!”

    “所以,臣不能不怀疑,他是否与赵卓一样,在此案里,存在问题。”

    李世民眉头彻底皱了起来。

    因被赵成易等人蒙蔽,李世民错杀赵卓,对赵卓,李世民其实心里有些愧疚。

    所以在刘树义为赵卓伸冤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免了赵家的流放之罪,并且派人去接赵家人返回,同时在杜如晦提起让赵卓之子赵锋进入刑部时,也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

    在那之后,任何需要斩首的案子,李世民都会格外注意,甚至他都在考虑,是否要更改死刑的制度,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冤案的可能。

    因此,刘树义此时提起赵卓,还说冯木与赵卓十分相似后,李世民便下意识想起了赵卓的冤死,对冯木的犯人身份,也同时起疑。

    看着李世民眉头紧紧皱着,古井无波的脸庞有了明显变化的样子,刘树义轻轻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大半了。

    李世民身为帝王,哪怕他再英明神武,该有的猜忌之心,也是会有。

    正所谓“总有刁民想害朕”,坐在了那个位置,且这个位置还不是通过正常继承得来的,李世民的谨慎与小心,甚至高于其他帝王。

    所以,当李世民对一个案子起了疑心,且这个案子还是在他眼皮底下发生时,李世民便不可能对这个案子放任不管。

    如果案子真的有问题,如果真相根本不是卷宗所描述的,是冯木为了给杨文干报仇偷盗的饷银,那饷银是谁偷走的?为何会查到冯木身上?

    还有……偷盗饷银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给杨文干报仇,而饷银是直接送到自己手里,要安抚将士的,那李世民就必然会怀疑……偷盗饷银之人真正要对付的,会不会是他!

    若真是如此,岂不是说曾经对他怀有极大恶意,且手段通天之人,还好好的活着,甚至就藏在自己身边,随时可能还会对他动手……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岂能不管?

    再加上李世民对赵卓案的遗憾……

    种种因素下,刘树义相信,李世民绝对会让他将饷银案重新调查个清清楚楚。

    而刘树义呢?

    他只是客观的将自己发现的问题讲了出来,身为刑部司郎中,发现卷宗有问题,且此案与李世民有关,他向李世民禀报十分正常,便是谁也挑不出问题。

    这样的话,就能将重查案子的因果倒转。

    变成李世民希望他能重查此案,而非他请求李世民重查此案。

    接下来,就看李世民是否能如他所想……

    “刘爱卿……”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后,才将视线从卷宗上移开,重新落到刘树义身上。

    他漆黑的眼睛盯着刘树义,脸上的表情与之前一样古井无波,却让刘树义感受到较之前更大的压力。

    “你觉得,冯木是否是饷银

第141章 李世民上钩!因果倒转,目的达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