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没有任何表示。
李显穆主持廷议。
“此次廷议商议之事,便是反贪司在河南、山东之事,反贪司官员赵城,死在了山东,这是对朝廷的挑衅。
今日便商议一下,接下来的应对之举。”
李显穆环视众人道:“朝廷命官代表着什么?每一个朝廷命官都代表着大明,每一个人的生死,都应当由陛下的圣旨所决定。
这是上天赐予陛下生杀予夺的权力。
亦或,由朝廷的公议所决定,这是陛下将生杀予夺的权力,赐给公家,如皇帝亲行!
其余任何单独的人,都绝无权力剥夺一个朝廷命官的生死,谁违背了这一点,谁就是叛逆,谁就是在触动、撼动整个大明的体制,在冒犯皇帝陛下的神圣!”
皇帝至高无上的、由上天所赐下的、不容任何私人染指的权力。
这是高度凝结的定义,清晰的解释了一切,朱瞻基微微垂眸,眼中闪过笑意。
殿中寂然。
可李显穆真正的重点却在于,后面的那一句,皇帝赐下了这份权力,给予了公共机器,就是如今的衙门,是律法,是三法司。
这同样是清晰的路径。
听到李显穆如此拔高赵城,众人皆有些懵然,这和他们的观念有悖,“他只是一个低级的官员,且没有持节,怎么能够代表朝廷呢?”
古代乃是家国。
皇帝就是国家。
能够代表国家的臣子,都是持节的,即持有皇帝的节杖,现在一个普通的臣子,某种程度上就是家奴。
家奴怎么能代表国家呢?
李显穆淡淡道:“这世上有各等人,区别他们贵贱的是什么呢?便是身上的功名和官职,这些都是由陛下所赐下的。
陛下赐下血脉,便是皇族,陛下赐下爵位,便是贵族,陛下赐下官职,便是士大夫。
一切贵贱、荣辱,都只在陛下之间。
匪冒犯官,便是逆的人冒犯正的人,便是那些不服从朝廷的人,不屑于陛下的统治,不认可现在的秩序。”
话音落下。
华盖殿中已然是一片寂然。
无人言语。
沉默,是现在的华盖殿。
空气恍若凝结。
众人无论是谁,与李显穆关系如何,此刻心中都闪过了一句话,真不愧是李显穆啊。
永远如此的语出惊人。
永远让人这般吃惊。
可又让人觉得,真是有道理啊。
众人抬起头,却没有望向李显穆,而是望向了垂帘后的皇帝。
垂帘听政,一般都是形容皇太后的,可今日皇帝却搞了这么一出,他们不知道皇帝在做什么。
“元辅所说有道理。”
良久,他们听到了皇帝出言,“赵城之死,涉及朝廷颜面,当厚葬、重赏,朝廷要重视,元辅与诸位爱卿,应当拿出个章程。”
皇帝一锤定音。
众人重新望向李显穆,有人眼神闪烁,目光中带着莫名的意味,这就是李显穆为什么一直圣宠不衰的原因。
他永远能说在皇帝心中。
“先派人去调查一下赵城的死因,派锦衣卫从开始调查,再派人开始清剿当地匪徒,看看到底和当地匪徒有没有关系。”
锦衣卫。
众人微微皱眉,李显穆竟然准备动用锦衣卫,这哪里是去调查匪徒,分明就是直接怀疑赵城死于河南、山东内部,所以直接打算去查官吏了。
“而后再从京营、锦衣卫中,派出人手,和反贪司一起行动,这一次出事,证明在山东、河南有一批穷凶极恶的人存在,仅仅依靠反贪司已经不够了,必须投入更多的力量进入其中。”
这才是李显穆真正的目的。
借着赵城之死,向山东、河南投入更多的政治力量,既然改变山东、河南两省的势力对比!
这般娴熟的政治手段,让众人为之触动,有人想要反对,却不知该说什么。
赵城之死,这个政治借口,实在是太硬了,硬到李显穆可以强硬推行!
牺牲,不会白费。
李显穆环视众人,谁敢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