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为国为民钻研技艺的匠人,却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
“若一个国家,站在光环下的都是戏子伶人,为国效力者反倒默默无闻,那迟早会国将不国啊!”
“啪!”
温禾话音刚落,李世民猛地一拍御案,茶盏都被震得微微晃动,脸色沉了下来。
“竖子,放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阎立德和李靖都暗自心惊。
好端端的议事,温禾怎么突然动了这么大的火气?
即便说的是实情,也不该用国将不国这般重话,未免太过冲动了。
可温禾却没有半分退却,依旧挺直脊背,迎上李世民的目光,眼神里没有惧意,只有几分执拗的认真。
两人对视了许久,李世民看着他这副认死理的模样,突然失笑,摇了摇头。
“你这竖子,总是敢说旁人不敢说的话。罢了,朕不与你计较。那你倒说说,朕该如何赏赐叶大贵?总不能因为这点功劳,就赐他爵位吧?”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瞥见温禾眼中亮起的光,像是瞬间抓住了什么机会,当即话锋一转,加重语气:“你想都别想!若因改良一个手雷就赐爵,那满朝文武、边关将士该如何自处?”
“明日朱雀门外,怕是要挤满来奏请的官员了!”
温禾撇了撇嘴,心里也清楚这是实情、
唐朝爵位制度森严,哪能轻易赐爵?
他不过是想想罢了。
“臣不敢求赐爵,只求陛下能为叶大贵除去贱籍,再多加些赏金,日后让工部以‘技师’之职雇佣他,月奉也提一提。”
温禾躬身行礼,语气诚恳。
“叶大贵本是贱籍工匠,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有出头之日。若陛下能为他脱籍,不仅能让他安心钻研,更能让天下工匠看到,只要有真本事、能为国家出力,哪怕出身低微,也能得陛下赏识,改变命运!”
“启禀陛下,臣以为高阳县子言之有理!”
阎立德连忙上前附和、
“工匠是工部的根基,若能以叶大贵为例,激励更多匠人钻研技艺,日后我大唐的军械、农具改良,定能事半功倍。若叶大贵后续再有成果,便能凭技艺入仕,这也是一段佳话啊!”
其实他自己也是有一些私心的。
若是工部的工匠因此受到激励,那便是他的政绩。
或许他便能在四十岁之前,进入三省。
李世民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扫过温禾、阎立德,又看向一旁始终未开口的李靖。
李靖会意,微微点头、
“陛下,军器改良事关军情,工匠用心,则军器精良,赏罚分明,方能激励人心,臣也赞同温县子的提议。”
“罢了罢了,朕便依你们所言!”
李世民终于松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不仅是叶大贵,日后凡是立功的贱籍匠人,皆可凭功劳免除贱籍。赏金按功绩分等,像叶大贵这般突破性的贡献,赏五十贯钱。至于月奉……”
他本想说“六百文”。
这已经不少了。
可抬眼看到温禾那直勾勾、满是期待的目光,像是怕他再挑刺,无奈地改了口、
“月奉提至一贯钱,归入工部技师籍,日后若有晋升,按技艺高低定品级!”
一贯钱,对工匠而言,已是极大的优待。
温禾闻言,脸上瞬间露出喜色,当即郑重地朝着李世民行大礼。
这一次他是真心诚意的。
“微臣代天下工匠,谢过陛下!陛下此举,不仅是赏叶大贵一人,更是给天下匠人指明了出路,臣相信,日后定会有更多能工巧匠为大唐效力!”
一贯钱,在温禾看来其实并不算多。
大唐寻常小吏月奉都有两贯,叶大贵凭突破性创新才得一贯,虽比之前的工匠待遇好了太多,却仍有提升空间。
可他心里清楚,这已是难得的改变,只要打破了先例,日后再推动工匠待遇提升,便能顺理成章。
李世民看着温禾暗自思索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起桌案上那枚手雷,迈步走向殿外。
“时辰不早了,今日你们便随朕在海池畔一同用午膳吧,也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炙羊排。”
“臣遵旨。”
温禾、李靖、阎立德三人齐声应道,连忙跟上李世民的脚步。
可刚走出咸池殿大门,一声震耳欲聋的“轰”突然从身后传来,气浪裹挟着烟尘扑面而来,殿檐上的瓦片都簌簌作响。
“陛下!”
温禾、李靖、阎立德三人瞬间瞪圆了眼睛,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猛地转身朝着爆炸声方向跑去。
哪里来的爆炸声!
等他们冲回殿外空地,却见高月面色惨白地瘫坐在地上,双手还在不住发抖,而李世民竟拍着双手,仰头大笑起来,语气中满是满意、
“果然不错!这新式手雷的威力,比之前的火折子引燃款强多了!”
“陛,陛下,这,这是……”
阎立德的嘴巴发颤,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刚才那声爆炸差点让他以为陛下遭遇了不测。
李世民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戏谑。
“阎卿莫慌,刚才是朕哄骗了你们,这手雷里的硝石根本没取出来,朕就是想试试它的实际威力。”
话音刚落,阎立德双腿一软,若不是身旁的李靖扶了他一把,差点当场跪倒在地
陛下竟拿实弹手雷开玩笑,这要是出了半点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温禾也目瞪口呆,心中暗自腹诽、
这李二什么时候玩心这么大了?
刚才他讲解原理时,李世民还拿着手雷把玩,就不怕真的误触机关,把自己炸了?
他不敢深想,若是李世民真把自己玩死,日后史书会怎么记、
“唐太宗因试手雷不慎,崩于咸池殿”?
那也太荒唐了。
这边的巨大动静很快惊动了禁军,数百名禁军将士手持长矛、腰挎弯刀,迅速围了过来,见李世民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在李世民的挥手示意下缓缓退去。
不多时,宫女和内侍们便在咸池殿旁的海池亭内摆好了午膳。
青瓷餐盘里盛着金黄的炙羊排,蒸腾的热气带着羊肉的香气;水晶盘里码着新鲜的时蔬,旁边还放着琥珀色的葡萄酿,看着十分精致。
因今日有李靖、阎立德两位大臣在,李世民特意吩咐按分餐制摆放,每人面前一份膳食。
可席间李靖和阎立德始终坐得笔直,神色拘谨,手中的筷子动了没几下,显然还没从刚才的爆炸惊魂中缓过劲来。
唯有温禾,像是在自己家里一般自在,拿起羊排大口啃着,蘸着酱料吃得满嘴流油,看得李世民都忍不住发笑。
“你这竖子,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温禾咽下嘴里的羊肉,用袖子擦了擦嘴,笑道:“尚食局的手艺,虽然比我差点,但是东西好啊,何况不吃白不吃,臣要是客气,岂不是亏了?”
一句话逗得李世民笑骂连连。
“你这竖子啊,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等温禾差不多吃饱,放下手中的羊骨,李世民才放下酒杯,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嘉颖啊,朕此前与你说过,等来年开春,便要推动关中百姓向河套移民,充实边疆,可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