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没眼力劲。
    可偏偏他说的话,又让人无法反驳。
    “大虎,也不能这么说,我阿耶也和先生一样,是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的。”
    小太子李承乾,也担心自家阿耶难堪,上前打着圆场。
    冯大虎见自己说的话被人听了去,不禁有些讪讪,连忙向着李世民告罪。
    但这让李世民更尴尬了。
    他轻咳一声,赶紧转移话题,对着窦静和武士彟道:“时辰不早了,咱们去别的稻田看看,再选一亩收割称重,也好做个对比,温禾,你也一起来。”
    说罢,他率先迈步朝东头走去,脚步却比刚才慢了些。
    窦静和武士彟连忙跟上,两人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哭笑不得。
    这冯大虎,若是知道这位李郎君是当今陛下,怕是要吓得瘫在地上。
    温禾看着李世民略显僵硬的背影,又看了看身旁一脸不以为然的冯大虎,忍不住笑了。
    他拍了拍冯大虎的肩膀:“别瞎琢磨了,好好干活,等秋收结束,我给庄户们都发些赏钱,再把猪崽送来,咱们争取明年冬天,让大伙儿都能吃上肉。”
    冯大虎一听有赏钱和猪崽,顿时把刚才的疑虑抛到了脑后,笑着应道:“哎,听小郎君的,咱们肯定好好干活!”
    冯大虎扛着镰刀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地领着众人往东头稻田去,田埂上的杂草被他随手拨开,留下一条干净的小路。
    刚走没几步,就见不远处的田垄边跑来几个小小的身影。
    正是之前跑去玩的温柔,还有李恪、李泰、李佑三小只。
    温禾的目光一下就落在了李恪身上,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方才田埂边的一幕。
    温柔差点摔倒时,是李恪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虽说都是半大的孩子,可这时代的孩童远比后世早熟,他心里竟莫名升起一丝警惕,总觉得这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比寻常玩伴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意味。
    似乎是察觉到温禾异样的目光,李恪脸上原本带着的浅笑突然散去,脚步微微一顿,不动声色地和身边的温柔拉开了小半步距离。
    紧接着,他微微扬起下巴,板着脸看向头顶的天空,连眼角的余光都没再往温柔身上扫一下,那副故作严肃的模样,倒像是在刻意掩饰什么。
    ‘我又想多了?’
    温禾忍不住在心里嘀咕。
    “阿兄!”
    温柔没注意到李恪的小动作,也没察觉温禾的心思,她蹦蹦跳跳地跑到温禾面前,小手一把抓住温禾的袖子,脸上满是雀跃的笑意。
    “刚才我们去那边的谷堆玩,好多谷子啊!那是不是都是咱们家的?”
    她仰着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又追问了一句:“要是咱们家有这么多谷子,以后是不是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温禾被小丫头天真的模样逗笑,伸手用力揉了揉她软乎乎的小脸,打趣道:“还饿肚子呢?你看看你这小脸,都快捏出肉来了,哪里像饿过肚子的样子?”
    “阿兄!”
    温柔不满地甩开他的手,嘟着小嘴,用手背揉了揉被捏得发红的脸颊,朝着温禾轻轻哼了一声。
    “我才没胖呢!是这衣服显胖!”
    “好好好,没胖。”
    温禾忍着笑,故意逗她。
    “不过以后还是少吃些点心,不然来年等开春,真要胖成圆滚滚的小团子了。”
    “才不会!”
    温柔娇嗔着跺了跺脚,却还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生怕真的长胖。
    温禾失笑着摇了摇头,伸手牵住她的小手,跟着冯大虎继续往前走。
    李恪、李泰、李佑三小只跟在后面,李泰还在小声和李佑讨论刚才看到的谷堆,李恪却依旧板着脸,只是偶尔会偷偷用眼角余光瞥一眼温柔的背影,见她和温禾说笑,才悄悄松了口气。
    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升到了头顶,正午的阳光变得灼热起来,晒得田埂上的泥土都泛着热气。
    田间忙碌的庄户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纷纷到树荫下歇脚,喝水擦汗。
    “快快快!就剩这一亩了,赶紧收割了称重!”
    窦静早已等不及,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着庄户们高声催促。
    刚才那一亩一石三斗六升的产量,让他心里像揣了团火,恨不得立刻知道所有地块的收成。
    冯大虎也不含糊,招呼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庄户,拿起镰刀就下了田。
    这一亩地的稻穗同样饱满,庄户们动作麻利,没一会儿就把稻穗收割完毕,运到田边用打谷机脱粒。
    金黄的谷粒顺着竹篾槽滑进麻袋,窦静站在一旁,眼睛死死盯着麻袋,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称!快称!”
    待谷粒装袋,窦静连忙让人把麻袋挂上木秤,自己则凑到秤杆旁,紧张地盯着秤星。
    冯大虎蹲下身,调整好秤砣的位置,待秤杆平衡,他高声报出数字:“一石三斗二升!”
    这声音宛若洪钟,在田埂上回荡。窦静先是一愣,随即猛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兴奋地大喊:“好!好啊!”
    虽然比刚才那一亩少了四升,可比起往年的亩产,依旧多了三斗多,这样的平均产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顾不上擦汗,转身就往不远处的李世民跑去,脚步都带着风:“李郎君!一石三斗二升!这一亩也是一石三斗二升!平均下来,每亩都能有一石三斗多的收成啊!”
    李世民正站在田边,负着手抬头望着天空,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却没让他露出丝毫烦躁。
    听到窦静的喊声,他缓缓低下头,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眼中满是笑意。
    平均一石三斗四升,这样的产量,足以让天下人都吃饱了。
    ……
    日头渐斜,田埂上的暑气被晚风驱散。
    李世民拍了拍沾着泥土的衣袍,走到温禾身边。
    “嘉颖,这环王粮种的留种,国库用粮食与庄户们一比一兑换,你看如何?”
    温禾闻言,抬眸朝着他看去。
    赫然看到李世民那眼中的算计。
    得,这李二是担心他把粮种都给留下了。
    至于这么斤斤计较吗?
    怎么就不能学学我呢,我多大方。
    “陛下,兑换的必须是今年的新粮,陈粮可不行。”
    李世民闻言一愣,随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骂道:“你这竖子,倒是会为自己打算!”
    温禾也不掩饰,坦然道:“陛下明鉴,新粮口感软糯,陈粮放久了发糙,庄户们辛苦一年,换些新粮尝尝鲜也是应该的。”
    李世民见状,也不再打趣,无奈点头。
    “罢了罢了,就依你,全用新粮。”
    敲定此事,李世民便招呼李承乾与窦静。
    “走吧,回宫议事。”
    一旁的武士彟见他们要走,连忙上前对窦静拱手:“窦尚书,在下与您同路,可否搭乘您的马车?也好路上向您请教些农庄见闻。”
    窦静看向李世民,见皇帝颔首应允,便笑着应道。
    “应国公客气了,同乘便是。”
    一行人分乘马车返回皇宫,刚入两仪殿,李世民便即刻吩咐内侍
第390章 正是陛下圣明,方能让高阳县子屡立奇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