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
    阻卜的游散弓骑袭击大郑的探马信使,这已经是十分严重的边境摩擦了,更何况云中府至今杳无音讯,再加上近来的时局形势,军情有误或者不实的概率……
    微乎其微。
    其实吴尚倒是挺希望军情有误的,那样的话自己顶多被骂一顿,因为谎报军情和擅调军队被朝廷罚点绩效工资什么的。
    而不是狼烟四起、血染边疆。
    吴昭皱着眉头劝说道:“父亲,不如就由孩儿带兵前去一探虚实,您留守在代郡。您年纪大了,天寒地冻、行军辛苦,如何能受得了?再说代郡也离不开您啊!”
    吴尚看着大儿子,满眼都是慈爱之色。
    自从他会走路后,自己就没有再对他表示过亲近了,而是一直以严厉的态度督促和监督着儿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一念及此,他将手中的长刀放下,起身来到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儿子面前,难得露出一副欣慰笑容,伸出手替他整理好脖子里铠甲内衬的褶皱。
    这一突如其来的温暖,让已过不惑之年的吴昭顿时有些不适应,有些不自在的说道:“父……父亲……”
    “代郡和吴家,迟早要由你来经略,你已经可以了,放手去做就是。为父精通兵法,一辈子都在战阵之中冒着弓矢箭雨,不会有事的,放心吧~”
    “可是父亲……”
    “为父心意已决,不必再多说了。”
    吴昭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将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父亲向来强势,说一不二,做儿子的不要忤逆他的决定,才是最基本的孝顺。
    只是此去必然凶险,父亲虽然神勇,可终究上了年纪……
    罢,罢,罢……
    建隆八年二月十二,代郡太守吴尚率领五千代郡骑兵出了雁门关,隐入茫茫大雪之中,直奔云中府而去。
    几乎是同一时间,晋阳知府柳耒、朔方知府李遗景、北方行营都部署许谅也在调兵遣将,名为常规调动换防,实际上是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吴尚让梁宝领路,带着五千骑兵经过一天一夜的奔驰后,来到了一处位于旷野与山脉交接处的山脚下,进入了一座荒村野丘之中。
    凌晨时分,风雪交加,天气更加灰暗阴沉了,能见度不足五十米。
    “此处是何地名?”
    手下军士搜集来木头,堆在一起生了火,吴尚下令全军暂时停下歇息,放出去探马斥候,然后一边烤火一边向梁宝问道。
    梁宝有些心虚,不过还是强装镇定,面色如常的回答道:“回太守大人,此处名为陈家谷。翻过山去,向西北再行几十里,应当就能碰到阻卜外围主力了。”
    吴尚口中哈着白气,望着屋外寒风猛烈呼啸、雪花肆意纷飞的景象,冷笑一声问道:“那乌古现在何处?打算何时来会老夫?”
    “大汗……啊?!!!”
    梁宝正低着头心不在焉的想着怎么按照乌古的意思把吴尚逼入绝地,最后再用什么话语劝降他,所以冷不丁的就脱口而出了,可是刚说漏嘴后,他就惊出一身冷汗来!
    太守是怎么……
    吴尚似笑非笑的看着梁宝,周围的战将士兵们也纷纷抽出刀来目光灼灼的盯着梁宝,梁宝心中绝望至极,同时又悲愤不已!
    为什么不管到了哪里,自己面对的都是这样一副一个小女人被一群黑人大汉围着看的场景啊!
    “太守大人,您……您说什么?”
    吴尚见他还不老实交代,便毫不在意的分析着拆了起来:
    “云中府有五万铁骑,更有无数百姓官吏,乌古想吞并云中,哪里有那么容易?没有数月乃至半年时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老夫若是他,必定会先派兵截住朔方、代郡、真定和幽州方向的援兵,让云中和九原孤立无援,再徐徐图之。
    他知道老夫镇守代郡,却并不派兵来阻,而是遣你来行苦肉计骗我出城。想来是忌惮老夫名声,知我不好相与,想要用计赚杀老夫,再攻下雁门关,好阻拦我大郑兵马北上救援云中。”
    梁宝连忙跪下来大声喊冤:“冤枉啊大人!小人真是舍了命去才死里逃生赶回来报信的!
第392章 凭你也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