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放大”!
李俊涛的心脏怦怦直跳。
他立刻销毁了脚本和生成的差异报告,清除了所有的操作日志。
他知道,自己触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真相。
拿到这个近乎实锤的证据后,李俊涛没有片刻犹豫。
他深知这件事的严重性: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严重的欺诈行为,一旦上市后曝光,足以毁灭整个公司,让所有员工的心血付诸东流,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他也清楚自己站出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可能被报复,可能被边缘化,甚至可能被扣上“破坏公司上市”的帽子。
但他更明白,如果此时不说,将来爆雷时,他作为知情人(甚至是技术负责人)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法律上还是良心上。
他没有通过公司内部任何沟通渠道,也没有告诉任何同事。
他选择了一个绝对安全的方式,直接打电话给他最信任也是唯一能扭转局面的人:陈默。
于是,就有了那个周末,打给正在攻关车BG技术难题的陈默的那个电话。
电话里,他没有透露自己冒险取证的具体细节,只说了“听到风声”和“感觉不踏实”,但他语气中的沉重和坚定,足以让陈默瞬间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正是李俊涛这番“小心调查”发现的蛛丝马迹,以及后续“大胆求证”获取的关键性指向证据。
为陈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预警和决策依据,使得陈默能在与李携耀的那场关键会谈中有的放矢、态度强硬。
“夸大百分之二三十?”陈默的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数字像一根针,刺中了他记忆深处某个隐秘的角落。
前世的瑞子咖啡,正是在上市后被曝出惊天财务造假丑闻,虚增收入高达数十亿,最终导致退市、巨额罚款和一系列法律纠纷。
他本以为凭借自己提前入局和李携耀的野心,可以避免重蹈覆辙,没想到这颗毒瘤竟然这么早就开始滋生!
“嗯,我看过系统数据,确实有这么多。”李俊涛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