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令负责建设与徭役,还有赋税。
扶苏将刚写好的文书递给父皇。
扶苏自认没什么本领能够指挥蒙恬与章邯,其实父皇也不会过多指挥。
毕竟,父皇当年也是信任王翦的,蒙恬手中也不过是几十万边军而已。
嬴政拿着手中的文书安静看着。
外面的雨水还在下着,章台宫实在是太大了,听不到外面的雨声,倒是站在烛台边能够感受到暖意。
嬴政看罢手中的文书,道:“你明年还打算征五万军役。”
扶苏道:“各郡县递交的户籍中,确实有五万傅籍人。”
嬴政继续看着文书,看到了其中四万军役北方,一万军役去西北。
“如今迁来关中的人口有多少了。”
“今年迁来一千六百户,有八千人入籍,其实还有三万余人往来函谷关,并没有在关中落户。”
嬴政看着这个儿子极其细致的工作禀报,没再言语。
扶苏又道:“父皇,儿臣就先告退了。”
嬴政搁下文书,再一次颔首。
等扶苏离开章台宫,嬴政反复看着这道文书,又拿出了渭南郡的两道文书。
张苍也好,司马欣也罢,这些在扶苏手下的郡吏书写文章都十分详细,详细到往来各县的人口有多少,他们将这些人口称为会流动的人口。
统计是一件很累的事,可扶苏身为少府令最擅长的便是统计,这孩子擅长将人口与田亩,赋税写成一个个被统计出来的数字。
来年的人们又要面对兵役了,也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为了躲避兵役被杀或被抓。
如果这个时候李斯在这里,也一定会支持扶苏的。
扶苏离开章台宫已有半刻时辰了,嬴政搁下了手中的书,起身走到章台宫的大殿内。
目光看着秋雨从阴沉的天空中飘下,这个关中的景色总是这样,看了快有四十年。
站在边上的内侍禀报道:“公子让人将造浑天仪的图送去了琅琊,一路有兵马护送,此物尤其重要,命琅琊县令烧铸铜器,于来年夏季前建成。”
嬴政道:“朕听他说过,要在琅琊台建设一个巨大的浑天仪,以观天象。”
就连宫里的内侍都察觉到了,公子扶苏近来对天象尤为在意。
但要说在意,其实也没在意多少,只是每天处置国事之余,看一看浑天仪。
令人更不解的是,曾经公子说过浑天仪是用来算太阳或者是星辰的位置的。
可如今是阴雨天,这漫长的秋雨时节别说看太阳了,到了夜里连星星也没有,这要如何看星象?
咸阳宫内,扶苏多数时候只是从章台宫离开,再从眼前的浑天仪走过。
以前的秦国有一位太史令,如今的秦太史府放一个青铜窥镜,就是这位太史令献给秦王的,说是能够通过此镜看到天上的仙人。
而如今那个窥镜就放在浑天仪下方,并不能通过它看见天上的仙人。
始皇帝当然也知道,这不过是传闻而已。
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身为大秦公子,扶苏更希望这天下唯物的人,能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