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说是袁术干的,就能洗清不少嫌疑。
没办法,用袁术来平账,自己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好,好啊,军师此计甚妙,咱们就这么办!”
看着刘备总算心满意足,连连夸好的神色,单福也暗自松了口气。
还好世间尚有阴谋如袁公路者,令天下震怖,无人不信。
否则今个主公非要保住自家名声,又没人背锅的情况下,这计策自个险些就谋划不下去了。
翌日,单福暗通车胄,以“玄德通袁密信”告首。
车胄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
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岂能通袁?”
单福淡淡而笑,“汉王四世三公,发兵八十三万北上中原,威震华夏,九州震恐。
当此之时,天下谁人不通袁,而况于玄德乎?
母亲常教福以忠君报国,今不忍见大汉天下,亡于通袁贼之手,故来告首,请将军勿要见疑。”
车胄惶惶不安,“今所仰仗以御吕布者,唯玄德也。
其若通袁,我今何为?”
单福趁势谏言曰:
“玄德公仁义广播,德传四海。
今若指控其通袁,只怕众人不信,恐生变故,且其义弟张飞,勇冠三军,若当面质问,若其反抗,难以遏制。
我今暗通将军,以献此密信,彼尚不知,不如趁此时机,效太祖高皇帝之旧事,以鸿门宴杀之。
先除内患,再御吕布,计议眼前,再图后事。”
车胄闻言,深以为然。
虽然这个单福是刘备的人,骤然给自己通传消息,不得不防。
但不论其心,先论其行。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先拿来了通袁密信,举报刘备通袁,接着又献鸿门宴之计,要以万全之策诛杀刘备。
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刘备有血海深仇呢!
来献这种计策的,怎么可能是敌方细作?
何况摆出鸿门宴,也确实稳妥,车胄不觉得在宴会之上,骤然杀出几百刀斧手这种计策,能有什么坑害自己的地方。
遂紧握单福之手,谓之曰:
“幸得先生忠义,否则胄为刘备所欺,险为他所害也!”
单福紧紧回握,与之相见恨晚,共议除备之策。
以单福的才华,商议之间,便令车胄更觉其学识韬略,以为逢大才来投,更觉欢喜,以单福为重用。
单福言:
“将军设宴席于内,我与将军所派刀斧手,暗蓄于侧。
只等将军举杯饮酒为号,就骤然杀出,将刘玄德诛杀于宴会之上。”
车胄闻言,暗忖安排之刀斧手,都是自家心腹,一见暗号,顷刻杀出,就算有这单福在场,他也无法号令兵马,因此并未起疑。
只是闻听后半句话时,隐隐感觉有些古怪,遂问之。
“单先生,我听问有摔杯为号者,未闻饮酒为号”
没等他说完,单福就出言打断,“将军糊涂!
就是因为摔杯为号,广为流传,大家都知道了,又何况于刘备乎?
万一他因此起疑,有了防备,又如何是好?
反而宴会之上,饮酒乃是常有之事,断不引人怀疑。”
车胄惊异之,“先生思虑周密,胄不及也。”
单福又言:
“机事不密,则害成。
当今之世,通袁者众矣。
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免也有通袁之人,给刘备暗通消息,使其将计就计,反害了将军。
福以为,此事不必再告诉第三人,便是宴会上之刀斧手,也知教他们看见暗号,便动手除贼,而不必教以知内情,以免消息泄露。”
车胄自忖,虽不告诉第三人,但这等事,自己完全可以亲力亲为,自己安排布置。
一切人手布置,由自己亲手安排,也就不必担心单福怀有异心,从中作梗。
反正只要刀斧手,看见饮酒为号,就顷刻杀出,简单直接而又高效,也不需要知道更多内情。
于是,车胄连连颔首,以为单福缜密周全,称:“善。”
不久之后,诸事准备完毕,车胄以商议破齐之策为名,邀请玄德赴宴。
玄德欣然应允。
整个过程之中,单福一切配合车胄,没有丝毫异样。
临近宴会开始,尚余片刻之时,他掐算时间,暗中给车胄案前,换上了一盏炙烤加热后的青铜樽,并倒入了滚烫的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