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绝后患。”
袁术微微皱了皱眉,大概也听明白了这个李均是个怎么情况,只轻笑曰:
“原来如此,陈先生,魏将军有心,朕已尽知。
今此人只身来降,乃慕黄金台之名耳。
无论是否为诈,不可杀之,以失天下向汉之心。”
袁术话音至此,见陈登、魏续似还有话说,他抬手止之。
“诸公勿忧,孰忠孰奸,朕自能明辨。”
言罢,遂命侍者请李均上殿。
未几,李均至殿门,不敢仰视,伏地行拜礼,同时叩首三次,呼曰:
“汉王万岁!”
起身,行至殿中,复伏匐地上行拜礼,叩首三次,呼曰:
“奉天承运汉王万万岁!”
再次起身,步至群臣前,第三次俯身行礼,叩首三次,呼曰:
“黄穹高上帝,奉天承运汉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三拜九叩礼毕,他才仰首而望,眼含热泪,如泣如诉。
“均仰慕汉王陛下久矣,今终得偿所愿,以见天颜,虽死无怨。”
汉营:“.”
整座汉营,寂然无声,结合方才魏续、陈登的形容,此刻所有人看着李均,面面相觑。
就连袁术也不由拿目光看向魏续、陈登,似在询问:
【你们确定情报没问题吗?
这就是你俩口中那位大义为先,忠义无双的李均?
这形容的是一个人吗?】
魏续/陈登:“.”
不造啊,他这人也太善变了!
最后还是魏续主动上前,指李均而斥之。
“我王明鉴,所为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此必李均卧薪尝胆之伪装,不可轻信也!
今日他越是如此表现,越是伏低做小,越证明他所图甚大。
若信之,来日反复,恐为大患。”
李均哪里想到还有这一出,不可置信望着魏续。
“魏将军,均收汝书信,奉汝命降汉王以从大义,今何言诈也?”
“呵!李均,你还有脸说!
我好心请陈先生派使节说你,你却一言不合杀之,辜负厚望。
”
魏续勃然色变,一副痛心疾首的架势,将他们这边收到的消息,包括李均如何杀使节表忠心,如何暗蓄忠义之士等等,一一道来。
李均闻言大惊失色,自己潜伏敌营,假做忠义,暗助兴汉之业,明明是为了降汉之后,能更得汉王看中。
却又属实没想到,这下好不容易找到组织了,竟因为自己演忠义演的太像了,连汉营的人都信了。
到现在大家都觉得陷阵营内乱,是那个死鬼使者的功劳。
也是见鬼了,你个死人还抢功劳呢?
念及至此,李均忙把自己如何杀使者,如何大闹陷阵营,又如何在城中裹挟忠义之士,不使人支援高顺的事一一道来。
“均一心向汉,诚惶诚恐!
卧薪尝胆之言,徒欺忠义者,安敢戏汉王乎?”
魏续:“???”
这你也圆的回来?
陈登蹙眉问之,“汝之所言,虽也有理。
然皆汝一面之词,何以为证?
吾等焉知不是汝为使者所欺,故大闹陷阵,久蓄忠义之人,为援高顺。
今支援不及,见大势已去,故以此言为诈,营图反正!
需知李均之名,众皆称以为大义,名满三军,无不敬服。
吾等窃为汉王谋之,又岂能信你?”
李均:“.”(/真挠头)
证明?
为了机事隐秘,一切的隐患都被自己扼杀了,不敢有丝毫泄露给第二个人,现在还上哪证明去?
只见过要人证明忠义的,没见过要证明不忠的。
叹了口气,发现这个问题,还真解释不清了,李均遂再拜汉王曰:
“陛下临徐州,归顺者有之,不降者亦有之。
今若归顺者而收之,不顺者而杀之,徒自相耗也。
末将可以卧薪尝胆为名,执大义之纛,收忠义之士,假复齐之名,举兴汉之业。
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与不臣,皆尊汉王!”
这才是李均今夜费心为自己立忠义人设,再来降汉王的筹码。
他
第三百三十二章 黄穹高上帝,奉天承运汉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