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忠义者,煌煌当耀千古。
青史昭昭,传百代之忠魂!”
闻听张辽所描述的高顺临死之景,袁术喃喃自语,摇头而笑。
“此忠烈士也,求仁得仁。”
语毕,他抬眸谓张辽曰:
“吾儿与他相交多年,便由你亲自为他收敛。
今其主在北,当葬于城北。”
张辽闻言,亦感恩义,长拜之。
“谢义父。”
几人叙话间,忽闻人报,城中名李均者,前来觐见投靠。
袁术刚要应允,却见魏续上前一步,谏之曰:
“王上小心。”
见汉王投来讶异的眸光,魏续忙为之解释。
“吾王有所不知,此李均者非常人也。
其本为续在陷阵营中旧部,今夜请陈先生派使者说之。
不想其为人愚忠,比之高顺更甚,撕书信,杀使节,油盐不进,铁面无情!
第一时间在陷阵营中剿除叛逆,使我那位已经投靠的旧部赵达,尚未发挥作用,猝然死于营中。
若非那位派去的使者,死前急智,以张诚之名欺之,使陷阵营自乱于内,无暇救助高顺。
否则吾等今夜大计,恐毁于其一人之手。
这样一位忠义之人,无端仓促来降,吾王当慎思之,不得不防也。”
这却是魏续在提前帮自己撇清关系了,毕竟是自己作保让陈登派人去说的旧部。
结果今夜谁能想到,这个李均居然一反常态,表现得如此忠义,险些坏了汉王大计,他也实在是难辞其咎。
虽说眼下李均自称来觐见汉王,以求投靠,可鬼知道一会汉王面前,这个李均会说什么做什么?
万一触怒汉王,引火烧身,不如提前撇清关系。
说至此处,似乎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分量不够,他又主动提及陈登,告汉王曰:
“续所言句句属实,王若不信,可问陈先生。”
“哦~”
袁术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只将目光看向陈登。
见汉王相询,陈登心知魏续这是要拉上自己一块,和李均撇清关系。
毕竟派使者游说李均之事,是他俩一块干的,万一这个李均的投降,这会子真是居心叵测,日后一旦事发,难免牵连。
何况今夜他派出去的游说使者,都是陈家俊杰。
其余人都平安无恙,就莫名其妙在李均这折损了一个,他对李均又哪有什么好印象?
虽然在汉王面前,他不敢煽风点火,夸大其词。
但就李均今晚上的所作所为,陈登以为只要据实道来,就能叫他必死无疑。
因此他只略一沉吟,便作答曰:
“汉王有所不知,魏将军所言甚是。
李均其为人也,以一己之力,杀尽陷阵营诸将,只为杜绝通袁可能。
其忠义之心,早已魔怔,宁杀错,勿放过,只要与汉营有丝毫牵扯,他便六亲不认,刀下绝不留情。
其多次放言,与我等不共戴天,今夜甚至有许多与我等毫无瓜葛的无辜将领,也在他过分偏执的忠义下,化作刀下亡魂。
稍有嫌疑之人,尚且如此,又何况于我等乎?
其言来降,必以诈也!”
似怕汉王不信,陈登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把这李均啸聚忠义之士,反抗汉王天兵的事一一道来。
“.
王上明辨!
可以说今夜城中沸沸扬扬的各处战团,就数这李均闹的最欢。
根据我军得胜之后收集的情报,这个李均已然在赶来支援高顺的路上,且不止一次在情报中表示,只要高顺再多坚持片刻,他马上就赶到支援。
好在最后是张辽公子先到,使高顺自裁,尽夺西城门,而使他再无立锥之地。
否则真让高顺坚持到他的支援到来,虽我军亦将得胜,却也不会这般轻松。
即便如此,这李均麾下,也是如今下邳城中,最忠义、最坚定的反抗之士。
若非临战之前,他这个为首之人,主动提出要只身来见王上,以言降事,使兵戈暂歇。
此刻,伯符公子已经在率军清剿他了。
如此人杰,忠义无双,岂肯言降,而负大义?
今诈降以图缓计,必不肯郁郁久居人下,王上不妨趁此机会杀之,
第三百三十二章 黄穹高上帝,奉天承运汉王!-->>(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