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4章《从猿到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每天得消耗多少能量啊,只吃植物怎么能填饱肚子呢?”

    “这可不奇怪。”铁手古大军瓮声瓮气地接话,他粗糙的手掌拍了拍身边的树干,“牛也是纯吃草的,不照样长得壮实,浑身是劲儿吗?植物里的能量可不少。”

    欣欣一直默默观察着古猿群,这时轻声说:“我发现它们很有纪律性,群体行动时一点都不乱哄哄的,好像有明确的分工。”

    杰美青缘点头解释:“灵长目动物大多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的生活、觅食和迁徙都喜欢成群结队,依靠群体的力量对抗危险、获取资源。通常会有一只经验丰富的成年个体担任群体领导者,协调群体行动。”

    马文庸想起之前遇到的母巨猿,立刻问道:“就像我们给那只领头母猿取名的‘诺玛’那样?”

    “没错。”青缘肯定地说,“巨猿与其他灵长目动物不仅在体质特征上相似,社会行为模式也很相近。因为它们的大脑相对其他动物更为发达,所以行为方式也比一般动物复杂得多,甚至有初步的情感和交流能力。”

    “青缘姐,古猿有辨别颜色的能力吗?它们能像我们一样看出花的五颜六色吗?”苗苗突然好奇地问。

    “当然有!”青缘笑着回答,“这可能与它们的远古祖先有关,早期灵长类动物起源于具有大眼睛的夜行性哺乳动物,视觉系统本就格外发达。”

    邓达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么说它们是夜眼?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东西?”

    杰美青缘摇摇头,耐心解释:“不是哦。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的大眼睛,主要是为了在昏暗环境中增强对光线的敏感性,相当于自带‘夜视仪’。但当灵长类动物逐渐适应白天活动后,眼睛的视网膜慢慢进化出了分辨色彩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能帮助它们识别不同种类的果实,判断食物是否成熟可食。”

    青缘继续观察着远处的古猿群,补充道:“这是个很大的古猿家族,粗略数来大约有50多只,但它们看起来更像是多个小群体临时聚集而成的,里面包含若干个独立的小家庭,每个家庭都由一只强壮的雄性古猿带领数只雌性古猿和幼猿生活。而且巨猿母亲们还会主动教导幼仔如何识别食物、躲避危险,很有‘育儿意识’呢。”

    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场景:大多数成年巨猿已经会使用简单工具,有的用石块精准砸开坚硬的果实外壳,有的用削尖的树枝挖出地下的昆虫;甚至有一只小猿不小心便溺弄脏了身体后,它的母亲立刻熟练地抓起几片宽大的树叶,仔细为它擦拭干净,动作充满了温情。

    青缘拿出记录本,在上面认真写下:“人类是动物长期进化的必然产

第324章《从猿到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