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3章 少赚20亿,还是少赚1亿?橙子通信的海外业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往了坪山工业园。

    其实,他也不是很明白,公司为什么要提高供应商和代工企业的准入门槛。

    在他看来,比亚迪员工的工资高低、吃得好坏跟自家公司有什么关系?

    如果觉得比亚迪的待遇不好,完全可以离职啊。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总监听时,对方淡淡一笑道:“你知道公司的产能为什么上不去吗?青橙又为什么是最畅销的手机系列吗?”

    “深蓝电池是因为贵,青橙是因为便宜?”

    当时呼德翔认真思考了几十秒,凭直觉给出了答案。

    现如今,舍得购买深蓝电池的全是高精尖的消费电子产品,比如无人机、手机和相机等。

    此外,就是一些价格高昂的医疗设备。

    新能源汽车的用量最大,但卖得最好的特斯拉,一年也就十万辆不到,极大限制了深蓝科技的营收增长。

    不是产能上不去,而是消费市场就那么多,造多了,也卖不出去。

    一帮穷鬼,谁来买?

    就拿手机来说,全国有14亿潜在用户,可2014年的出货量才不到5亿台,其中千元以下的机型占了六成。

    再看苹果,对方一年近2亿台的手机出货量,可都是高价位的机型。

    不是产品不给力,而是本土市场的销量上不去。

    让那些整天加班、一个月三四千的打工人买四五千的曜橙,谁能扛得住?

    因此,陈延森在忍了几年后,真的是受不了了。

    他现在给供应商和代工商就这两条路。

    第一,给员工涨工资,让他们有钱购买森联集团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创造需求量,森联集团也能随之提升产能,进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人道薪火;

    第二,取消合作,扶持听话的供应商和代工商,再借机通过投资的形式获得控股权,陈延森同样能获得额外的人道薪火。

    无论选哪条路,陈延森都能赢!

    对于上下游的合作商来说,想跟着森联集团吃饭,就只有这两条路。

    没一会儿,呼德翔就看见了不远处的比亚迪工厂。

    前年八月份,第一代深蓝电池刚问世,由于产能不足,加上有人从中斡旋,陈延森就把一部分的订单交给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代工。

    经过一年半的产能扩充,比亚迪的年产能达到了1700万千瓦时,即17吉瓦时,工业产值高达60多亿美币。

    宁德时代的产能是26吉瓦时,算是深蓝科技最大的代工厂。

    尽管去年第一代深蓝电池的供货价向下调整了两成,但陈延森给比亚迪的代工利润,依旧是每千瓦时120元。

    换而言之,比亚迪在深蓝电池的代工业务上,每年能从深蓝科技赚走20.4亿。

    “咔哒”一声!

    呼德翔推门下车,与几名同事,一同向着门卫处走去。

    门口的安保一听是深蓝科技的人,而且还是来验厂的,立马就笑着放行,并通知了办公室的人。

    汪传福收到消息,带着深蓝电池业务线的负责人,和秘书,快步走了出去。

    呼德翔在看到汪传福后,不由地一愣,他没想到,验个厂而已,比亚迪的大老板怎么也来了?

    2014年的汪传福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位列第28名,身家接近300亿。

    “欢迎!今天辛苦贵司过来指导,怎么称呼比较合适?”

    汪传福笑容满面地问道。

    “汪总您好,我是深蓝科技的验厂小组组长呼德翔,您叫我的名字就可以。”

    呼德翔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能被派来验厂的人,大多都是厂子里的愣头青,眼睛里只认死理,只按陈延森的规章办事。

    “那我叫你呼经理吧,快里面请!”

    汪传福温和地说道,引呼德翔一行人进了工厂。

    “汪总,我们先去生产车间。”

    呼德翔刚走两步,见汪传福拉着自己往行政楼走,便直奔主题地说道。

    时间紧,任务重,他下午还要去宁德时代的工厂,可没空应酬,浪费时间。

    “那好吧。”汪传福干笑一声,给一旁的秘书使了个眼色。

    秘书点了点头,领着众人朝生产车间的方向走去。

    呼德翔等人在生产车间外,穿上防尘服、防静电鞋套,戴上安全眼镜和丁基橡胶手套,这才走了进去。

    第一块区域是深蓝电池的电芯激活区,包括注液区、化成区、陈化与分容区。

    呼德翔不懂生产,

第773章 少赚20亿,还是少赚1亿?橙子通信的海外业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