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一新的驿站内,一桌珍馐摆满桌面,看着就诱人口水。
随行官兵自有安排,虽不及赵安这桌丰盛,也是大鱼大肉不缺。
赵安坦然落座,宾主双方推杯换盏,自是热闹非凡。
席间赵安也压根没说任何扫兴的话,比如一路过来看到的民生如何凋敝,看到的百姓如何瘦弱。
没必要,河南又不是他的管区。
酒席结束,赵安自然休息。
其住处位于驿站二楼最东面那间,相当于天字一号房。
夜色早黑,简单洗漱后赵安便准备睡觉,耳畔隐隐传来动静,推窗一看驿站墙外上百名附近百姓正在争抢驿卒提出来的残渣剩饭。
不少百姓手里还拿着盆,抢到后立即端着盆消失在夜色中,看来是家中还有亲人等着这些当官的吃剩下的“油水”。
视线中,一个父亲将从桶中抢到的半块啃的没什么肉的鸡架塞到才几岁的孩子手中,那孩子跟见到什么美味似的抱着鸡架就咬。
轻声叹了口气后,赵安将窗户缓缓带上。
天亮之后队伍出现在黄河渡口,因于天冷原因渡口这段的河面有大量浮冰,为确保赵大人不出事,卫辉马知府安排一条渡船先载着上百名民夫过去,船上还有足以牵引后续渡船过河的纤绳。
这一安排无疑十分细心,赵安微微点头,结果很快发现那些民夫是被卫辉府的衙役用鞭子抽打上船的。
眉头微皱的赵安让小栓悄悄去问渡口其他船夫怎么回事,结果被告知这些民夫压根不是官府雇来的,而是被衙役们强行从家里拉来干活的,既不给工资也不给吃的。
而这种事情于渡口附近的村民而言就是家常便饭,谁要敢逃不仅抓住被打的死去活来,还会有衙役到他家里把粮食抬走,把屋顶扒掉。
远处是被衙役不断鞭打如同一群牛马似的附近村民,近处是习以为常的卫辉府,赵安能说什么,继续保持沉默。
无惊无险渡过黄河后,赵安一行快马加鞭向京师方向赶去,四天后,队伍抵达天津境内的静海。
运河打此地通向北边的通州。
赵安不打算在静海停留,让徐霖安排士兵们简单休息给战马喂些草料,自己则与杨小栓他们来到冰冻的运河边。
帝国大动脉的运河北方段不久前冰冻严重,但随着温度稍稍提高,山东段又投入大量民夫、军队凿冰,使得山东段基本恢复通行。
但天津段依旧没有打通,故而在工部、漕运总督衙门、山东巡抚、天津知府及河道衙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大量滞留在山东境内的漕粮和货物转由陆路往京师输送。
为此,各地征调的车马多达数万辆。
就在赵安等人所站之处不到三里地的官道上,就有源源不断的马车向着北方驶去。
冰封的运河有什么好看的?
估摸时间差不多了,赵安便要下令继续出发,转身时视线无意被冰层下面一个东西吸引,初以为是被丢弃的什么布偶娃娃,定睛再看心头不由为之一跳。
因为,冰层下面是一个幼小的身躯。
然后,更多婴儿的尸体出现,密密麻麻的挤在一块冰结在冰层下,如同一只只狗的尸体。
很快,附近的村民就被叫了过来。
赵安想知道这些婴儿尸体是怎么回事,如果是一具两具他不会多问,最多将此事反馈给当地官府当作刑事案件办理。
可杨小栓他们在冰面上“搜索”后却发现冻结在冰层下的婴儿尸体多达数百具!
这能是刑事案件?
“这位大人有所不知,运河里死尸多了,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大人也有,没什么好稀奇的,大人您若到海河那边瞧瞧,管保吓您一跳呢!”
说话的是一个五十来岁年纪的村民,据他说这些婴儿尸体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原因是家里养不起。
运河这边因为通漕船原因死尸还不多,毕竟衙门得定期清理河道,而通往大海的海河由于没人清理,出海口长年累月飘浮上万具婴儿尸体。
那里的鱼虾当地人是绝计不吃的!
听完村民的答案,赵安久久难言,直到翻身上马时方忍不住对小栓说了句:“这他妈的就是乾隆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