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新生的锐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让魏哲不得不暂时搁置对悬镜司的安排。

    政治就是这样,即便是一直支持你的老朋友也会有政见不合的时候。

    田丰是个能臣,但魏哲不敢确定田丰是不是绝对忠诚,这才是问题所在。

    如此一来,悬镜司保持现状就是最好的安排。

    为此魏哲甚至不得不另做一手准备,立都察院,设观察使。

    或许等到天下一统,魏哲跨出最后一步的时候,他才能明白到底谁站在自己对面,而谁又站在自己身后。

    届时把该杀的人杀了,该拆的衙门拆了,朝堂上下自然就会平定了。

    而戏志才、国渊三人听了魏哲的想法之后也都不由点了点头。

    确实,国家大事急躁不得,更别说这种为后世立制的天大干系。

    即便当前定下来了,后续施行过程中少不得也要调整一番,修修剪剪。

    能在他们这批人死前把朝堂的框架定下了,他们都足矣名留青史了。

    ……

    且不说国渊等人对新制是如何考虑的。

    反正当魏公国的行政架构出来之后,外界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毕竟这个世界上能看透真相的聪明人并不多,魏哲治下的大部分官员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从中获利。

    说的再明白一点,那就是诸将与群臣都希望被授予魏国官号、

    即便他们如今名义上都是汉官,但却都上疏魏哲希望能在魏国任职为臣。

    说是政治表态也好,讨好也罢,这些人的态度是没问题的。

    对此魏哲也有些无奈,甚至不好拒绝,以免冷了众人的心。

    于是魏哲思量再三,决定先改授魏职。

    说来也巧,魏哲定制的次日西边就传来喜讯。

    张辽在拿下河内郡后,一路高歌猛进直捣白波军老巢。一连三战,令白波军大溃,从而顺利拿下河东郡。

    若不是在河东郡与河内郡之间有王屋山天险,张辽的速度说不定能更快一些。

    不过这样也好,魏哲进位魏公之后便有捷报传来也算是一种祥瑞。

    于是魏哲索性对军中一并进行整理,论功封赏。

    ——

    魏公制诏:

    孤承天命,扫荡群凶。念诸将戮力戎行,勋著社稷,宜加显爵,以彰殊绩。

    太史子义,执锐披坚,从孤久矣。

    辽东雪夜追亡,幽州单骑摧阵,冀野横戈荡寇,中原喋血摧锋。每战必先,功冠三军。

    今拜前将军,假节钺,食邑二千户,统征伐事。

    钟卿伯远,沉勇有谋。忠勤匪懈,腹心之任。

    特授后将军,假节,食邑千八百户,总辎重镇戍之务。

    赵卿子龙,孤之虎臣也!

    自雒阳执戟随吾,至今不离鞍马。虎牢裂旗慑董逆,漠北逐虏三千里,中原护民全节义。谦恪守礼,功高不傲。

    今擢左将军,假节,食邑二千户,领府卫精骑。

    张卿文远,鹰扬之将!

    洛阳执辔佐孤起,鲜卑庭中射雕落。临危制变,国之爪牙。

    今拜右将军,假节钺,食邑二千五百户,司雍凉关中防务。

    徐卿子平,早与孤共诛黄巾,相知久矣。洛阳弃暗投明,自此出生入死。并州独守泣胡笳。雁门寒甲三十秋,慑退十万胡虏。腹心昭朗,节概凛然。

    特设中军将军,假节钺,食邑三千户,总领并州军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兴平二年秋八月

    ——

    由于战事缘故如今在邺城的将领并不多,但他们在邺城都有府邸。

    故此当魏哲封赏的诏书颁布之后,诸将家属都满脸喜色的率领亲人拜谢。

    一时间兴平二年八月,对于魏军文武来说当真是收获的季节。

    整个邺城也因此仿佛沉浸在喜悦之中,即便大部人之是旁观者。

    可从这一连串的变动之中,这个河北百姓都看到了魏军磅礴的生命力。

    这让他们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锐气与希望。

    因此之故,即便他们没有获得任何封赏也不由同喜同乐。

    魏军上下也因为这波封赏而斗志昂扬,战意大涨。

    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开始的,邺城的好事者开始对太史慈等人以五虎将称之。

    毕竟这次在魏哲的封赏之中,唯独有他们五人被封重号将军。

    即便也有其他军中将领被拔擢封赏,

第34章:新生的锐气-->>(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