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8章 万生石塘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地。

    于是,郑和带领手下在其中的大纳土纳岛上建了大量的营房,配备了足量的生活设施及船只维修设备。

    还派人专门在岛上值守,建立了他们的海上第一个驿站。

    并起名为“万生石塘屿”,还绘制在了《郑和航海图》上,这就是“万生石塘”名字的由来。

    1433年郑和病逝时,群岛上依旧遗留下大量的营地及设施,船队官员曾沅芳便上书朝廷,询问是否还继续驻守。

    明宣宗回了别有深意的六个字:“万生屿,安不纳”。

    意思就是希望这个座岛上的人安居乐业,生生不息。可由于万生石塘距离太远,所以,允许岛上居民永远不纳税。

    有了这句话,曾沅芳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带领一众船工登上了该群岛,并定居下来。

    因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岛上能种植,海里能捕鱼,闲暇时还能享受一下海边旖旎的风光。还不用给朝廷纳税。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生活得非常滋润,简直成了世外桃源。

    岛民十分团结,邻里和睦,人丁兴旺,人口一度达到数十万。

    为感谢朝廷免税的浩荡皇恩,岛民们将群岛的名字由“万生石塘屿”改成了“安不纳岛”。

    岛上出生的孩子,会在小时候得到一块木牌,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和一行字:“万生屿,安不纳”。

    头领曾沅芳和其妻子也深受岛民尊敬,其妻子还被岛民们尊称为“曾母”,并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了群岛附近的几座岛屿,就是现在的‘曾母暗沙’了。

    可惜俗话说,孩子没娘,好景不长,海外华族过的好不好,跟母国的强大与否有很大的关系。

    曼青政府到了后期,连自己老家都看不好,更别说管这些海外之民了。

    而大纳土纳岛又是这样的战略要地,先是来了荷兰人,接着来了小日子,然后又来了爪哇人。

    几番折腾,把这里糟蹋的不成样子。大量的岛民不是死在战乱中,就是不得不迁回大陆。

    到

第758章 万生石塘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