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刘璟,宣旨吧。”

    “让天下万民见证。”朱元璋大声道。

    应着这一声。

    刘璟拿出了一封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长孙朱雄英,为吾大明皇族第三代嫡长,仁德醇厚,能力出众,军事指挥更为吾大明翘楚,更心系天下,出诸多利国利民之策。”

    “今。”

    “于此认祖归宗大典,当封皇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为大明第三代储君,享储君之权,不可废黜,不可更替。”

    “钦此。”

    刘璟的声音在整个应天城外响彻。

    皇长孙!

    皇太孙!

    一字之差。

    可带来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

    皇长孙只是年龄为当代之最,身份虽然尊贵,但却没有真正的位分。

    但皇太孙。

    这可是真正的国之储君,乃是真正的大位继承者了。

    太子,太孙。

    在历史上。

    朱允炆便是获封了此位置,成为了皇太孙,在朱元璋死后也是直接继承了皇位。

    “太孙?”

    一旁的朱应听到这旨意,也是有些惊愕的看着朱元璋与朱标。

    这敕封是朱应没有想到的。

    按常理。

    太子在,不会封太孙。

    历史上的朱允炆之所以会被封为太孙,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朱标不在了,而朱元璋为了让朱标的后裔接任皇位,甚至于还将吕氏这个妾室扶正,可以说是对朱标的极限爱屋及乌了。

    可现在朱标健在。

    便敕封朱应为皇太孙。

    这,无疑是表明了一个态度。

    未来大明第三代的继承者彻底定死了朱应。

    特别是圣旨之上不可废黜的话,这一道旨意落下,哪怕是朱标未来成了皇帝也不能更改圣旨废黜朱应。

    这并非暗旨,而是面向天下的明旨,让天下人都见证。

    这圣旨,便是不得更改了。

    “雄英。”

    “这是我与你爷爷商量的。”

    朱标微笑着对着朱应说道。

    “是不是,太早了?”

    闻言。

    朱应也是带着几分难以回神的说道。

    “不早了。”

    “这个位置定下了,咱就彻底安心了。”

    “你爹也彻底安心了。”朱元璋笑着道,看着朱应的目光尽是慈祥。

    “而且。”

    “还不仅如此。”

    朱元璋笑着,又看向了在祭台一旁侍奉的云奇。

    “继续宣旨吧。”朱元璋大声道。

    应声。

    云奇手捧一封圣旨站出来,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太孙朱雄英,文治武功,于武功之上创封狼居胥传世之功,功在千秋,威震天下。”

    “今。”

    “晋皇太孙领【总兵之权】,赐兵符,拥节制天下兵马之权。”

    “凡吾大明军队,皇太孙皆可调动。”

    “钦此。”

    此话一落。

    朱应更是睁大眼睛看着朱元璋,透出惊愕之色。

    敕封皇太孙。

    朱应没有想到。

    但这一个位置虽为储君,却并无真正的实权。

    可这总兵之位却是截然不同啊。

    在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公不少,但在未有战时,国公不掌兵权,大多数将领也是如此。

    至于总兵之位,一直空置。

    兵权由朱元璋直接掌控,如若朱标需要也可以调动。

    但如今。

    直接赋与了朱应总兵之位,这表明了一个意思,兵权完全交给朱应,只要朱应想,随时可以调动大明的军队。

    随着这两道旨意的落下。

    整个应天城前。

    可以说是一片寂静。

    无论是藩王,百官,又或者百姓,每一个人都清楚知道这两道旨意带来的震撼有多大。

    但随着一阵后。

    “皇上圣明。”

    “太子圣明。”

    “臣等参见皇太孙。”

    以蓝玉为首的众淮西将领带着一脸激动,纷纷面向祭台跪下高呼道。

    满朝之中。

    如若说谁最高兴?

    毫无疑问。

    那自然是淮西众将了,作为朝廷的武将,朱应如今执掌了兵权,他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未来无限啊!

    在历史上。

    因为朱标的突然薨逝,让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