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9章 见龙卸甲,将星不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马,四个儿子分列两侧。

    皆披重甲,威风凛凛。

    韩德见汉军阵中“赵”字大旗迎风招展,不禁冷笑:

    “果真是赵云那老卒!”

    长子韩瑛挺枪道:

    “父亲,待孩儿先去会会这老将,看他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了得!”

    韩德颔首:

    “我儿小心,虽说是老卒,毕竟名震天下。”

    却说汉军阵中,赵云银甲白袍,手持亮银枪。

    虽年过七旬,仍目光如电。

    副将邓芝在旁低声道:

    “将军,韩德有万夫不当之勇。”

    “其四子皆骁勇,不可轻敌。”

    赵云捋须笑道:

    “……伯苗多虑了。”

    “吾观此辈,骄兵必败。”

    正说间,

    韩德拍马出阵,厉声大骂:

    “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

    “汝主刘备,本是织席贩履之徒,侥幸窃取中原。”

    “不知感恩,反来侵我疆土!”

    赵云闻言大怒,挺枪纵马而出:

    “韩德匹夫,安敢辱我圣上!”

    “今日必取汝首级,以祭汉朝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韩德见赵云虽老,气势不减当年,心中微凛。

    却仍强自镇定,回顾四子道:

    “谁与吾擒此老贼?”

    长子韩瑛应声而出:

    “父亲稍歇,待孩儿取他性命!”

    说罢,

    跃马挺枪,直取赵云。

    邓芝在阵前见韩瑛年轻力壮,不免为赵云担忧,急令弓弩手准备接应。

    却见赵云不慌不忙,待韩瑛枪尖将至,突然侧身闪过。

    亮银枪如毒蛇出洞,只一合,便刺中韩瑛咽喉。

    韩瑛惨叫一声,坠马而亡。

    韩瑶见兄长阵亡,目眦尽裂,纵马挥刀直取赵云:

    “老贼!还我兄长命来!”

    赵云抖擞精神,银枪舞动如梨花纷飞。

    韩瑶刀法虽猛,却总觉赵云枪尖处处制他先机。

    不过十合,已汗流浃背。

    三子韩琼见二哥不敌,急挺方天戟前来夹攻。

    邓芝在阵上见二将齐攻赵云,急欲出马助战。

    赵云却在战中高呼:

    “伯苗勿动!老夫尚能应付!”

    只见赵云在二将围攻中,枪法丝毫不乱,

    亮银枪左格右挡,前刺后扫。

    竟将韩瑶、韩琼逼得手忙脚乱。

    四子韩班见二位兄长战赵云不下,大喝一声:

    “老贼休要猖狂!”

    纵马抡两口日月刀加入战团。

    三将将赵云围在核心,刀光戟影,将老将军团团罩住。

    汉军将士无不提心吊胆。

    邓芝紧握令旗,随时准备挥军掩杀。

    却说赵云在三人围攻中,他非但不惧,反而心中豪气顿生,大笑道:

    “鼠辈纵然再多,何足道哉!”

    话音未落,

    枪法骤变,如狂风暴雨般向三将攻去。

    韩琼见久战不下,心生一计。

    虚晃一戟,拨马便走。

    赵云岂容他逃脱,拍马追去。

    韩琼暗喜,按戟取弓,回身连放三箭。

    谁知赵云不闪不避,亮银枪舞动如轮,将三支箭尽数拨落。

    “无耻小儿,只会暗箭伤人!”

    赵云怒喝,自取宝雕弓,搭箭便射。

    这一箭去如流星,正中韩琼面门。

    韩琼惨叫一声,倒栽下马。

    韩瑶见三弟丧命,悲痛欲绝,挥刀狂劈赵云。

    赵云见他心浮气躁,故意卖个破绽给他。

    韩瑶果然中计,举刀直劈赵云面门。

    赵云突然弃枪于地,侧身闪过刀锋,就势抓住韩瑶腰带。

    大喝一声,将他生擒过马。

    韩班见三位兄长或死或擒,心胆俱裂,拨马欲逃。

    赵云取回银枪,纵马追上。

    韩班勉强回身迎战,不过三合,被赵云一枪刺中后背,跌下马去。

    韩德阵中偏将急出相救,已被汉军乱箭射回。

    韩德在阵前见四子转眼间三死一擒,只觉天旋地转,肝胆皆裂。

    大叫一声,几乎坠马。

    左右急忙扶住。

    韩德泣血悲呼:

    “天乎!吾四子皆丧,何忍独生!”

    偏将劝道:

    “将军节哀,且先回营,再图报仇。”

    韩德怒道:

    “吾誓杀赵云,以雪此恨!”

    正要出马,却被众将苦苦拦住。

    此时赵云在阵前高呼:

    “韩德匹夫,可敢与老夫决一死战?”

    魏军素知赵云威名,今见其英勇如昔,哪个敢上前交锋?

    赵云马到处,魏军阵阵倒退。

    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邓芝见赵云大胜,立即挥动令旗,汉军掩杀过去。

    魏军大败,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韩德在乱军中险被赵云擒住,只得弃甲步行,狼狈而逃。

    斜谷之战,汉军大获全胜。

    赵云与邓芝收军回寨,众将齐来贺喜。

    邓芝亲自为赵云卸甲,见老将军战袍已被鲜血染红,不禁动容:

    “将军真天神也!今日之战,必使魏军丧胆。”

    赵云淡然道:

    “韩德父子,骄狂自大,小觑天下英雄,故有此败。”

    “若是谨慎对敌,老夫未必能胜得如此轻松。”

    邓芝见赵云虽经恶战,仍神采奕奕,由衷赞叹:

    “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

    “今日阵前力斩三将,生擒一人,世所罕有!”

    “便是廉颇、李牧再世,亦不过如此。”

    赵云叹道:

    “……伯苗过誉了。”

    “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

    邓芝正色道:

    “……将军误会丞相了。”

    “丞相常言,子龙国之栋梁,非不得已,不愿使将军冒险。”

    “今用将军为先锋,实因此战关系重大,非将军不能胜任。”

    赵云默然片刻,道:

    “吾岂不知丞相苦心?然岁月不饶人。”

    “吾常恐来日无多,不能再见神州一统。”

    “故每战必争先,唯恐负陛下托付之重。”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无不感伤。

    邓芝道:

    “……将军不必忧虑,来日方长。”

    赵云遂差人将韩瑶押解后方,同时修书向诸葛亮报捷。

    信中特意提及:

    “韩德丧子,必来报仇。”

    “乞丞相许吾设计擒之。”

    未多时,

    人报俘虏韩瑶因伤势过重,死在槛中。

    当夜,赵云独坐帐中。

    抚摸着亮银枪,思绪万千。

    这杆枪随他征战五十余载,枪下亡魂无数,今日又添四条。

    他虽战胜,心中却无喜悦,反生悲凉。

    邓芝入帐,见赵云对灯独坐,知他心事,温言道:

    “将军今日大胜,为何闷闷不乐?”

    赵云叹道:

    “吾观韩家四子,皆当盛年,武艺不凡。”

    “若能为国所用,必成栋梁。”

    “可惜明珠暗投,丧命沙场,岂不可惜?”

    邓芝道:

    “今各为其主,势所必然。”

    “将军又何必自责?”

    正说间,

    忽报韩德收拾残兵,在寨外叫骂挑战。

    众将皆请出战,赵云却道:

    “韩德新败,士气低落。”

    “此时出战,必能擒之。”

    “然其丧子之痛,令人恻隐。”

    “不如明日阵前,劝其归降。”

    邓芝见此,不禁慨叹道:

    “陛下在洛阳时,常言子龙将军之德。”

    “今日观之,果真君子也。”

    左右将士闻之,无不动容垂泪。

    次日,

    韩德果然率残兵在寨前叫战。

    赵云出马。

    见韩德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形容憔悴,心中不忍,温言劝道:

    “韩将军,汝四子已丧,何苦再作无谓牺牲?”

    “不如归降我大汉,共讨国贼。”

    韩德目眦尽裂:

    “老贼杀吾四子,此仇不共戴天!”

    “今日必取汝命!”

    说罢,挥斧直取赵云。

    赵云见他已失理智,只得应战。

    不过十合,

    韩德气力不支,被赵云一枪刺中右臂,大斧落地。

    赵云本可取他性命,却收枪道:

    “韩将军,请回吧。”

    韩德呆立片刻,突然仰天大笑:

    “四子既丧,吾复何颜独活!”

    赵云默然良久,令收军回。

    其余魏军也慌忙将韩德救起。

    捷报传至中军,诸葛亮闻之,忍不住叹道:

    “子龙真仁将也!杀伐决断而不失仁慈,古之名将,何以过之!”

    遂上表洛阳朝廷,为赵云请功。

    斜谷之战后,魏军闻赵云之名而丧胆。

    老将军银枪白马之雄姿,再次威震九州。

    而这段七旬老将力斩四将的传奇,也随着春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捷报传回洛阳,正在监国的刘禅闻捷。

    特赐赵云御酒一坛,锦袍一领,并手书“虎威常存”四字。

    使者至军中宣旨时,赵云正与诸将商议军情。

    接过赏赐,老将军热泪盈眶:

    “老臣唯有鞠躬尽瘁,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帐外,斜谷春风拂过,吹动老将军银须飘飘。

    那杆亮银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那不朽的传奇。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