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神医来徐州,外赠一神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上一见的好。”

    比起张仲景,黄忠就有更多的政治考量了。

    对于张仲景来说,他本就是大族出身,对当官也没什么兴趣。

    所以别的高官,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巴不得不干。

    但黄忠与徐晃、张辽等人类似,都是适应职场生活的职场人。

    严格意义上讲,黄忠历史上也投靠过曹操。

    刘琮向曹操投降后,黄忠跟长沙太守韩玄就一起归顺曹操了。

    只不过后来刘备到荆州后,黄忠跟韩玄又一起投靠了刘备。

    总之长沙归谁管,他们就跟谁混。

    主打一个随风漂流。

    但刘备慧眼识人,发现黄忠是匹千里马。

    于是提拔重用了黄忠,并将之带去益州建功立业。

    倒是曹操对当时远在长沙的黄忠知之甚少,也没能想到他未来为砍死自己的连襟兄弟。

    “……也罢,那就见见。”

    张仲景看在黄忠的面子,打算卖刘备一个面子。

    很快,管事的就将简雍等人迎入正堂,引见给了张仲景。

    “徐州使节简雍简宪和,见过张府君!”

    简雍施了一礼。

    张仲景却没怎么搭理他,反而是全神贯注的查找医书。

    似未曾注意到简雍的到来。

    这……

    简雍再次愣住,暗道无怪守门人如此轻狂,原来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位张长沙亲自带起来的风气。

    “简使有什么事儿直说便是,我家府君不太爱那套虚礼。”

    童仆在旁边提醒道。

    简雍这才道明来意,并将李翊所写的书札奉上。

    “竹简且放案上……”

    张仲景下达了命令,又对一旁管事儿的说道,“今日闭堂,不再问诊。”

    “喏。”

    众仆人退下,将病客散走。

    简雍等人也不知作何是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只能在原地干等着。

    张仲景只当众人不存在,兀自坐回案牍前,提起笔,反复推演一系列的医治方案。

    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伤寒症,张仲景已是这个时代最会医治此病的大夫了。

    但依然没有十全把握,将此病治好。

    呼……

    一声长吁,张仲景又在纸上写下一个医方,可才堪堪落笔,又摇了摇头。

    觉得不妥,将之撂下重写一张,还是不妥。

    此时正值冬日,屋外寒风凛冽。

    可张仲景却满头汗珠,不断思索着治病之法。

    手忙脚乱的去翻书,翻到一卷,觉得不妥,就直接扔在地上。

    突然,一卷书札闯入了张仲景的眼帘。

    只见书中写道:

    ——“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

    这……

    张仲景的眼眸突然放大,这上面的文字大是稀奇,自己还未读过。

    “……这是哪里来的书?”

    张仲景忙举着书卷,张口问道。

    童仆赶忙在旁侧答:

    “府君,这书卷正是徐州使节送来的。”

    徐州人送来的书?

    张仲景瞪大眼睛,猛然看向一旁的简雍等人。

    他们还在那站着等候呢。

    自己适才研究了半个时辰,他们就在那站了半个时辰。

    张仲景尤自回神,过得许久,嘴上才喃喃吟道:

    “……伤寒伤寒,这明明就是医书!”

    谁能想到,徐州人大老远送过来的,竟是一卷医书呢?

    莫说张仲景感到惊奇。便是一路护送书卷的简雍也觉诧异。

    他们还以为书札上写了什么重大机密,沿路他们一直小心谨慎的保管。

    感情写的是药理知识啊……我去。

    简雍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但张仲景却显得异常兴奋。

    拼命翻找,有没有关于黄叙病状的治疗法子。

    书中言道:

    ——“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此三经受病,己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

    找到了!

    张仲景大喜过望,这书中内容明显是不全的。

    很多论点都断断续续,也不知是不是写书之人故意为之。

    但好巧不巧,正好有着黄叙病症的描述。

    张仲景本身就是研究这个的,虽然少了些内容,但却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赶忙提起笔来,在纸上写道:

    ——黄苓加半夏生姜汤主治,若有呕吐,则辅以黄连汤。

    “噫!小侄有救矣!”

    张仲景看着自己写下的医方,竟兴奋地跳了起来。

    如此古怪的举动,令黄忠都觉得诧怪。

    “张长沙,您这是怎么了?”

    “……哈哈哈,黄老将军,张某已有医治令郎的医方啦。”

    张仲景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

    他所高兴的不单单是能救活老友的儿子,更高兴自己多年以来的困惑,总算是得以解决。

    书上提到了很多论点,与自己这些年的学术研究竟不谋而合。

    仿佛专为自己的研究而写一般。

    使得张仲景一下子明悟了许多。

    “此言当真?”

    黄忠听得此话,整个人也都亢奋起来。

    在听到儿子黄叙害了绝症之后,他本人已是颓废不抱希望了。

    结果才过半个时辰,张仲景又告诉他孩子有救。

    黄忠此刻的心情便如坐过山车一般跳转。

    “若张神医果真能救下犬子,忠虽肝脑涂地,亦当报答!”

    黄忠说完,便要跪拜。

    张仲景赶忙将之扶住,说道:

    “黄老将军莫要拜!您为长沙保境安民,是一位英雄。”

    “张某可受不起您的跪拜。”

    “况药方还没试,待我试过之后再说。”

    黄忠听到这话,才站起身来,然嘴中依然是谢个不停。

    少时,童仆按张仲景的医方抓好了药。

    将药煎好后,即拿去给黄叙服用。

    又过半个时辰。

    原本还昏昏沉沉的黄叙,此刻总算是有了点儿意识。

    惺忪的眼睛也渐渐睁开。

    “叙儿!”

    黄忠见此,终于忍不住了,也顾不得屋内还有他人,便上前直接抱住自己的孩子。

    紧紧的抱住……

    “大人,我……我没事儿。”黄叙睁眼的第一件事,便是宽慰老父亲。

    (大人此时主要用来称呼父母)

    “好好好,叙儿看来真是好转了,快!”

    “起了拜谢张神医!”

    黄忠念重恩情,也顾不得黄叙病体,便要拉着他起身拜谢。

    张仲景连忙将之拦住,“黄老将军且休言谢,令郎身子还未完全康复,不宜大动。”

    “况非是张某医治好了令郎,而是徐州人将此书卷送至我身边。”

    “若我未看过此书,对此绝症便束手无策。”

    “实无医治之法。”

    黄忠听罢,连忙转头向简雍等人道谢。

    “谢过几位恩公!”

    简雍等人也连忙还礼。

    “黄将军不必道谢,我们只是负责送书札的。”

    “真正遣我们送书来的,是李郯侯。”

    “哦?可是那位刘将军州府上的幕僚,有天下奇士之称的李子玉?”黄忠问。

    “正是李郯侯。”

    “诶呀,久仰郯侯大名,不想今日竟能以这般情景遇上。”

    黄忠虽在长沙,但也是听说过李翊大名的。

    毕竟灭袁术这种大事,纵是三尺蒙童也都知晓。

    “对了!”黄忠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简雍道,“郯侯令简使远来长沙,难道就只是为了送一卷书札?”

    当然不是!

    简雍矢口否认,解释道,“实不相瞒,郯侯命我们来长沙,是想请张长沙去徐州一趟。”

    去徐州一趟?

    

第169章 神医来徐州,外赠一神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