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 秦晋未谐吴越斗,婚姻惹出甲兵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将我河南之地尽数收入囊中。”

    程昱陷入沉默,对曹操的这番理论无法辩驳。

    袁绍的强大,是不言而喻的。

    用史书的原话讲,就是,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

    尤其冀州号称九州之首,这个说法来源于夏朝。

    夏朝大禹治水,就是从冀州开始的。

    其物产之丰富、人口之稠密、兵源之充足,都堪称是天下之最。

    别说刘备没有信心,就是曹操自己此刻都没信心敢跟袁绍打。

    曹操原本是想着灭了刘备,一统徐州,然后定豫州,收关中。

    统一整个河南之后,再发育几年,然后才和老大哥决裂。

    可现在的问题是,他灭不了刘备,刘备短时间也灭不了他。

    而时间又不等人。

    那就只能是两家合作,一起对抗袁绍了。

    随后,

    曹操亲自提兵,点齐猛将,以及重点培养的继承人曹昂,出征宛城。

    ……

    却说,宛城守将乃是凉州武威人张绣。

    自其叔父张济死后,他便接管了他的部队,并接受了刘表抛来的橄榄枝。

    带着部队,屯于宛城。

    早有探马将曹操领兵来犯之消息,报与张绣。

    言说曹军先锋大将夏侯惇,已领兵至淯水下寨,而曹操大军不日便要到。

    淯水离宛城不远,形势不可不谓危急。

    张绣闻言大惊,急召贾诩过来商议。

    “文和先生,当初先生劝我接收刘表招揽。”

    “今方至宛城,曹操便领兵来犯。”

    “以我手中人马,可挡曹操大军否?”

    张绣与贾诩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贾诩此前依附于段煨,但段煨对他颇有猜忌。

    因此贾诩为了自保,才来转头他的武威老乡张绣。

    而张绣对贾诩的到来是非常高兴和兴奋的,专门进行了“子孙礼”。

    出于对贾诩的尊重,张绣第一时间征询了贾诩的意见。

    贾诩正色分析道:

    “曹操善于用兵,帐下文臣武将,又都能征惯战。”

    “今亲举大军临淯水,分三路而来,足见其势之大,不可与敌。”

    微微一顿,又蹙眉道:

    “听闻此次出征,徐州刘备还特资以曹操钱粮,可见徐州与曹操关系密切。”

    “结合去岁两家共伐袁术来看,曹刘两家的确缔有盟约。”

    “袁公路四世三公,虎踞淮南,兵精粮足,亦为曹刘两家所破。”

    “今将军收拢残兵,依附刘表本为权宜之计。”

    “刘景升纳将军于南阳,无非是想让将军替他看守北方门户而已。”

    “将军又何必当真为刘景升卖命?”

    张绣一时默然,贾诩说的对,他依附于刘表,本就是暂求个安身之处罢了。

    刘表想拿他当枪使,替他守门,哪有这般美事。

    “那依文和先生之意,我当如何?”

    张绣问。

    贾诩抚须道:

    “今令叔已故,刘表之军又不足为靠。”

    “依在下看,莫如举众投降。”

    什么!?

    张绣陡然惊起,大声道:

    “难道先生是要我,到曹操帐下,去做一个低眉顺眼的败军之将?”

    贾诩摇了摇头,示意张绣冷静。

    张绣亦觉失礼,重新坐下,缓和语气说道:

    “先生如有良策教我,烦请明言相告。”

    贾诩一挑眉,循循善诱,问道:

    “今天下崩坏,群雄并起。”

    “将军以骁武起于凉州,欲面天下以求何物?”

    这……

    张绣被贾诩这个问题给问住了。

    他与吕布一样,都起于边境。

    而边境武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政治目标。

    吕布缺乏政治目标,没有人提醒他。

    张绣同样缺乏政治目标,但是贾诩此刻给他点破了。

    “乱世之中,谁又能够自保呢?”

    张绣叹一口气,“我自幼习武,只求将来能为国效力,若能拜将封侯,荣妻荫子,诚为幸事。”

    “奈何今朝纲崩坏,王业偏安,吾亦不知该去往何处。”

    “只求能得一安歇之地便好。”

    张绣道明了自己的政治目标,他想拜将封侯,但是没这个机会。

    今天下诸侯互相共伐,他只求在混战之中保全其身便好。

    善……

    贾诩一颔首,有条不紊地为张绣分析道:

    “今袁本初龙骧虎步,雄踞河北,有一统天下之势。”

    “曹司空与刘将军虎踞河南,有相抗河北之势。”

    “荆州刘表有名无实,好谋无断,无能为也。”

    “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诚难为大事。”

    “若将军想要自保,就得在袁、曹、刘三家中择选其一。”

    “然袁绍势大,将军若投之,必不能为其重用。”

    “且河北距南阳离得远,若南阳有急,袁绍必不能救。”

    “而曹司空治所颍川毗邻南阳,他此次发兵,只为解除西南之患。”

    贾诩站起身来,走到张绣跟前。

    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向他献策道:

    “我等可举众向曹操投诚,然后秘使人联络徐州刘备,向他示好。”

    “在曹操、刘备之间,两边下注。”

    “刘备面上虽为曹操盟友,但此盟约非是牢固不可破。”

    “若能在曹操西南安置一势力,刘备断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到时候徐州从中干预,我等便能够保全南阳之地。”

    “而曹操既已收降我众,又碍于曹刘同盟之宜,断不会为此撕破脸皮。”

    贾诩说着,伸手向张绣比了个三根手指头,笑道:

    “诚如是,曹操可解除西南之患,刘备可收一附庸,刘表并未损失南阳之地。”

    “三家都不得罪。”

    “而将军,也能保全部众,安心屯于宛城。”

    “此所谓,乱世立生之道也。”

    贾诩本就是一个自保高手,张绣势力弱小。

    被诸多诸侯包围在一起,要想自保的话,就必须左右逢源,远交近攻。

    这也是小国的安身处世之道。

    张绣闻言大喜,上前执贾诩手,感激说道:

    “文和先生之言,真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既如此,我先遣使至徐州,拜见刘将军。”

    贾诩颔首,“既如此,须要快。”

    “在刘备插手此事之前,将军切要忍耐,不可为一时之气而乱了大事。”

    张绣连连点头,让贾诩放心。

    ……

    话分两头,

    却说曹操领兵赶至淯水,与夏侯惇会军一处。

    他身边跟着曹昂。此子孝顺忠谨,能征惯战,曹操走到哪都把他带在身边。

    早已将他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这日,曹操领着曹昂行军于一处树林。

    见着一颗大树壮于林中,乃停步问道:

    “昂儿,汝且说此树若长为这般茁壮,需费多少年月?”

    曹昂正色答,“少说百年。”

    曹操又问,“那么砍倒它须要多久?”

    曹昂弯唇笑道,“依孩儿看,半个时辰足矣。”

    曹操蹙眉,沉声慨叹道:

    “是也,百年经营,顷刻间便能化为乌有,世事就是如此。”

    “创业难,守业更难,昂儿须知吾能有今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曹昂颔首,拱手道:

    “父亲教诲,孩儿谨记。”

    正说间,夏侯惇催马来报。

    “主公!宛城那边传来消息,张绣愿举城向我军投降!”

    曹操闻言大喜,放声笑道:

    “……哈哈哈,此天助我也!”

    “我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顺吾者生,逆吾者死,张绣知此理,故不战而降也!”

    曹操本就自信乐观。

    这两年的扩张速度的确很快。

    不仅平定了兖州内乱,还占领了豫州大量土地。

    前不久又与刘备联手迎奉了天子王驾,封三公之位。

    灭袁术,侵淮南之土。

    曹操正是志得意满之际,出征张绣前,本就信心十足。

    又得了徐州刘备的支持,送了些钱粮过来。

    这种顺风局,曹操真不知道该怎么输。

    “传吾令,全军速速进发宛城!”

    一声令下,大军拔营,进发宛城。

    张绣领着手下人,亲自出城迎接曹操。

    曹操领军赶到,张绣手捧印绶,躬身敬道:

    “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见过曹司空。”

    张绣虽然向曹操投诚,但又刻意将自己的官位、爵位喊出来。

    这都是他此前跟随叔叔张济在长安时,博得的官位,是朝廷敕封的。

    言外之意,自是希望曹操能够稍微尊重一下自己。

    自己好歹也是汉廷宣威侯,不要让自己在手下人面前太过难堪。

    而曹操闻言,面色虽然如常,然心中实怒。

    暗道一败军之将,怎敢在吾面前摆谱?

    只扬鞭一指,淡淡道:

    “可将印绶拿下。”

    话落,下人从张绣手中取过印绶。

    张绣未及反应,曹操的话语还在继续。

    “张将军可在前头牵马引路。”

    “什么……我……?”

    张绣一愣,满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曹操。

    正要出声拒绝,却被身旁的贾诩抓住衣袂,冲他凝眸摇了摇头。

    张绣握紧成拳,强忍心中屈辱,上前执起马辔,走在前头带路。

    曹操大笑,挥手引诸将士入城。

    曹兵将士无不趾高气昂,昂首走路,正眼也不看宛城守兵。

    众士兵见此,无不咬牙切齿。

    有士卒只恨得牙痒痒:

    “曹兵如此傲慢,视我凉州无健儿耶?”

    另有士卒无奈劝道:

    “今将军既已向曹操投诚,我等只管应下便是。”

    那士卒忿忿道:

    “似这般屈辱受降,某情愿与曹兵战死!”

    一时间,这种郁闷愤怒的情绪,很快传遍了宛城全军。

    曹操入宛城后,只引本部部曲,入驻宛城。

    其余大军则分屯于城外,寨栅联络十余里。

    一住数日,曹操每日饮酒作乐,只觉乏味。

    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遂环顾左右说道,“此城中可有妓女否?”

    曹操之子侄曹安民当即理解其意,乃俯于曹操身前,低声说道:

    “昨晚小侄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

    “问之,乃张绣亡叔张济之遗孀。”

    哦?

    曹操一挑眉,又问,“果真十分美丽?”

    “颇有韵味。”曹安民信誓旦旦答。

    “善!”

    曹操唇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浅笑,“汝可带五十甲士,与我取来。”

    侍卫典韦在一旁说道:

    “主公,张济乃张绣之叔,新近辞世。”

    “若冒然纳之,恐怕……”

    曹操闻言大笑:

    “张绣如何,一个败军之将,赶马引路之徒。”

    “也配发怒?敢对吾有所不满乎?”

    “安民可速去,与

第155章 秦晋未谐吴越斗,婚姻惹出甲兵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