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霸城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西冲击。西军的左翼似乎有些遭受不住,已经朝后和朝西侧溃散开的趋势。原本白旗黄甲的大阵左翼,嵌入了一股黑甲的洪流,因此变得摇摆不定,似乎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彻底斩断,拉开一道溃口。

    张辅就在这座小丘上观阵指挥,而直至此时,他基本已经摸清楚对方的进攻意图了。倘若敌军能先解除己方左翼的攻势,那雁形阵就像是断了一只翅膀,所谓的双翼合拢也就名不副实了。故而心中盘算一番后,他对随行的几位将领道:“我打算分兵去救援左翼,你们以为如何?”

    “不可。”贾疋说道:“如今我军中军结阵严整,一旦调度转向,很容易落下破绽,要是阵型不稳,又动摇了军心,那就不好了。”

    “哦?那以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不必关心左翼,别看现在贼军正凶,但赵都尉他们也留有余力,贼军想要就这么简单地将我们撕碎,还是很难的,可换而言之,我军想要从此处取胜,同样很难,看样子贼军投入了大量的精锐,我军即使派兵过去,也不过打下了对方的势头,但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说到这,贾疋看了南边的铜人原一眼,用镇定的语调说道:“我觉得,还是从右翼出发最佳,敌军的左翼本来就薄弱,我们再往里加一把火,彻底击垮对方的左翼,应当是最容易见成效的。”

    张辅用手捻住胡髯,沉思片刻,继而点头赞许道:“你说得有理,后生可畏,我不如你啊!”

    说罢,他当即叫来手头仅剩的一支机动力量,也就是一千余名披甲骑兵。他打算将其作为致胜的一击,而作为这带兵的将领,自然也要是身先士卒勇猛善突的猛将。于是他唤过身边一个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将领,对这人说道:“陈牙门,此番成败干系全在你手,能破局吗?”

    陈安哈哈一笑,说道:“几次想要立功,殿下都不给我机会,早就手痒了,请张府君放心,我必破敌回来!”

    说罢他立刻召集身边待命的机动骑士。这些骑士是征西军司都披上了铠甲,一声令下,顿时沿着西军大阵后方,朝南面的铜人原飞奔过去。

    铜人原本不叫铜人原,而叫灞原。之所以改名铜人原,乃是因为这原上倒有两座铜人,是当年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铸造的十二座铜人之二。铜人原本位于襄阳,后来董卓迁都时,为了铸钱改善财政,就销毁咸阳的铜人发行新五铢,结果导致天下五铢价值大跌,不堪一用,最后停下时,就剩下了两座铜人。后来魏明帝曹叡在洛阳大修宫室,又在关中见到了这两座铜人,一时见猎心奇,就下令把铜人搬到洛阳宫殿。结果由于铜人太过沉重,拖到灞原上时又遭遇大雨,以致于铜人陷入深坑之中,再也无法移开,从此此地就改叫铜人原。

    由此可知,铜人原的地势并不险要,虽然地势有起伏,但大体还是比较平坦的斜坡,极其适合骏马奔驰。西人骑士抖擞缰绳,马儿们就如同飞舞般奔驰而上,与平地根本毫无区别。只要行至顶坡,再在原上绕过一个弯,陈安就能顺利突破到雍州军的左翼侧后方。

    不意正在此时,前面忽然出现了几个游骑,不久,上千名骑兵好像一下子,就突然出现在了陈安面前。只见军马从中,一面大旗,上写一个斗大的“苏”字,原来是苏琦所部骑兵。

    原来,刘沈与贾疋想到一处去了。刘沈原本就打算在铜人原上设伏,此时两军对阵,他觉得左翼空虚,不妨派骑兵迂回侧袭,一旦成功,定然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极大地缓解左翼的压力。因此,刘沈临阵交代苏琦,让他负责此事。结果就是,现在两波骑兵撞到一起去了。

    双方在铜人原上见面,皆是一愣,因为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敌人。这个时候,往往是谁先反应过来,谁能先取胜。而陈安无疑是更快反应过来的那方,他对左右将士道:“我等出身寒门,久居人下,功名不显,想要出人头地,平平安安是行不通的。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才能平步青云,你们敢上么?”

    陈安平日与下属共甘苦,此时打仗又策马在前,众人早就对他

第二十章 霸城之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