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8章: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务还是修书这等文弱的杂事,不值得警惕,

    梁冀也不会高抬贵手,让梁妠见到他们。

    “……我会让人安置李司农的。”

    末了,

    梁妠擦拭着眼角,对为大汉现状,而悲愤交加的使者说道,“虽然在许多事上受制于人,可我总不至于连替人收敛尸骨,都做不到。”

    她被封锁在宫中好些日子了,今天才得知李固的死讯,才知道对方死后的凄惨。

    这让梁妠忍不住拢了拢身上的衣服,发泄了一通情绪后的身体,在冬日的寒气逼迫下,也跟着生出乏力空虚之感。

    “我好像总是这样。”

    “没有人告知,没有人要求,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头脑也不是很聪慧,连忠良与奸邪也分辨不清。”

    “我对不起大汉。”

    在使者被身边的宫人催促着结束拜见,离开宫廷时,

    梁妠又低着头,自言自语起来。

    她看着使者离去,身影被冷漠的阳光吞没,才慢慢站起身,下达了为李固收敛的旨意。

    “去告诉大将军,如果他还有一丝人性,就不要再来逼迫我了!”

    “梁氏是当朝的外戚,若我这个太后没了,他的位子也不会安稳!”

    服侍她的宫人无奈,只能应下她的要求。

    梁冀知道“太后”对梁氏的重要性,这才勉强放弃了把李固继续吊起来风干的想法。

    不过,

    李固的幼子仍旧没能抓到,

    为之收敛安置的,还是他的友人。

    等到春日,

    梁冀仍旧专权,

    皇帝仍旧沉默,

    梁太后还是打不起精神。

    但也许是冬去春来时,天地间绽放的活力影响到了她,

    在宫人的拥护下,她难得踏出殿门,来到了御花园中,欣赏新生的嫩芽与花苞。

    当目光扫过与顺帝一同种下的小树时,

    梁妠又是一阵悲痛,抚摸着树干,站在那还没有舒展开的嫩叶之下,迟迟不愿离去。

    春风吹过,枝叶摩擦,发出梭梭的声音。

    当日,

    她又向梁冀传话过去:

    “朝政上的事情,你已经拿捏在了手中。”

    “现在我要管理太学,延续顺帝在育人上的意志,你不要阻拦!”

    梁冀同意了这件事。

    毕竟太学里的人学的再好,也是需要他点头,才能走上仕途的。

    那地方说着为国储才,

    可若是储备了而不使用,又哪里算得上人才呢?

    “就让太后跟太学里的小儿折腾去!”

    “我要把精力放在辅佐朝政上!”

    梁冀挺胸迭肚的说道。

    他的兄弟梁不疑路过,见到他这副模样,又暗暗叹了口气。

    想到妹妹这两年难得的振作,

    他将怀中写好的辞呈又收了回去,打算等帮妹妹一把,再请求辞官,归隐山林。

    对于兄长梁冀的所作所为,

    他也是无法忍受的。

    但他和梁妠一样,

    被死死的绑在梁氏这架马车上,挣脱不得,便只能不上不下的吊在半空,承受着良知上的折磨。

    就这样,

    建和二年的春天,

    皇太后下令修整太学,将元初学宫并入其中,恢复了顺帝时期的学制,又提拔那些出使宋国的使者作为老师。

    有些大臣对此颇有异议。

    因为太学里的讲经博士,通常为当世大儒,没有格物学的人担任。

    顺帝生前,也不过将元初学宫搞成了这样罢了。

    好在梁冀发挥了他难得的益处,霸道的镇压了一切闲言碎语,让梁妠能够在太学里,感受到所剩不多的太后权威。

    随后,

    皇太后的旨意又下,要求洛阳的王侯大臣,将家中适龄的子嗣,不论男女,也送入太学,学习那些从宋国引入的知识。

    非议仍被梁冀镇压,

    迫于其淫威的臣子,只能安排家里的庶子过去,应付这道不得不奉诏的乱命。

    “占了便宜还不高兴。”

    “以后给你们炸一炸,脑子就清醒了。”

    混入太学的何博,看着送孩子过来,脸色不是很好看的大臣,暗地里嘀嘀咕咕。

    说罢,

    他转身向着太学深处走去。

    那里,

    几位在宋国留学过更加精妙,更成体系的格物学的博士,

    正小心翼翼的把一些硝石和硫磺,搬运到室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