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火药,
是隋国太平道们,在长久的安定中,无聊研究出来的产物。
而建立于前汉宣帝时期的隋国,其国祚掐指一算,也接近两百年了。
这样的年纪,
年迈者应有的问题,隋国自然不会缺少。
只是恒河平原水土的滋润,让隋国的百姓,还能有些许残渣裹腹;
隋国吸取前朝教训,对世家的分化打压,对佃户控制的放松,也让国家的根基,比起今汉,要稍稍稳固了一些。
毕竟隋太祖平,是布衣出身,对其上位最有影响的援助,来自于中原的大汉王师,还有新夏本地的太平道。
这是壮大时受到世家钳制,必须抛弃发妻,迎娶新妇来表示诚意的今汉世祖光武帝,所不能相比的。
除此之外,隋国尊道崇儒,还延续了些许墨家的教导,因此高德道长们在地方上的行动,也比在中原要自由许多。
再加上王朝中期,隋武帝的革新,实打实的帮隋国打磨去了一些附着在国家身躯上,因岁月沉淀,而生出的畸形肉瘤,恢复了一定的康健……
使得比今汉还要年长几十年的隋国,还能保养的跟今汉一样。
当然,
这也跟隋国皇帝的寿数较之今汉要长久,没什么主少国疑的事情,在政策延续方面,有最基础的保障,脱不开关系。
但以上种种,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
在这近两百年的时间中,
除却与西边杞国的纷争战斗外,隋国大体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势。
这使得新夏太平道的道长们,无法像东西两边的同道那样,在战火飞扬中,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新夏道长的武德,连泰西的都比不上:
毕竟后者为了更好的传道,是免不了使用六艺去吸引蛮夷的。
但道长们心中,还满是火热躁动,并没有被恒河哗哗的流水所冲熄。
总得做点什么,才能不辜负脚下的这片“道兴之地”。
不然每五年一次的道门集议,新夏道士哪来的脸去跟同行论道交手呢?
总不能提两盒椰酥,拿过去让对方“人一口”吧?
怕不是会引来泰西同道的挑战,然后被后者用宽厚的胸膛狠狠绞杀。
于是,
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上帝指引之下,
新夏的道长便走上了完善经文仪轨、精研医匠、发掘自然的道路。
新夏的土地,是很广阔的。
新夏的水热,也是很充足的。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使得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生灵与奇物。
其中一些,就连中原都未曾拥有。
而诸夏君子土生土长的中原大地,尚且有一些角落,未曾得到探索;
尚且有一些生灵,未曾得到了解。
更何况新夏这里呢?
君子们迁移到这里,扎根生长,繁衍生息,也才五百年而已,
哪里敢说对脚下的土地,已然有了足够的了解,不需要再去探索呢?
而君子们到来前,生活在这里的身毒人,也没有凭借土生土长的优势,为后来者提供额外的帮助,减轻君子们的负担。
他们更沉浸在拜神和区分他人种姓这件事上,
哦,
还有磕药。
身毒的巫师为了更好接收“神启”,加深体验感,嗑药的力度还是很猛的。
新夏的血脉自然不会如此,
但怀抱着“万物有灵,皆有药性”的想法,他们还是对脚下大地所孕育出的土石草木,进行了各种研究,入嘴砸巴下其中滋味的次数,也是不少的。
反正道长也不怕死,
吃死他一个,还有后来人,
为诸夏的医学献身罢了!
就是不知为何,
每当道长打算用肉身实验新发掘出来的东西的效用时,
上帝总会投来目光,并在他们耳边发出疑问:
“这干净吗?”
这样的关心,让道长们很是感动,也对新夏卫生的进步,做出了不为人知的贡献。
等确定某样东西实在没办法作为食物,也没办法做成药材后,
从上帝那里学来的剥皮压榨本性,让道长们仍旧不肯放弃,想要研发其在其他方面的用途。
不能吃,拿去做建材也好嘛!
而就在这样的探索中,
道士们发掘出了硝石的妙用——
这种从大地怀抱中凝结而成的矿物,实在是用途多样,深得道长的喜爱。
在医药上,硝石具有“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的妙用。
在生活上,硝石更是能化水为冰,为烈日之下的人,提供难得的清凉。
只有人知道,
在这水热过重的
第589章:火药-->>(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